返回

农民种粮只剩下7.5元的积极性

首页 > 舆论监督 > 浏览文章
时间:2012年03月12日  信息来源:admin   

        谷贱伤农。袁隆平建议,政府要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这样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平稳,又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

  看了这个题目,读者会纳闷儿:农民种粮积极性只有高低之说,哪有用“元”来衡量的?
  在此,肖民要说,高和低只是个模糊范畴。有个具体的数字就可以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经济社会,钱似乎可以说明一切,肖民就想用钱(单位是元)来说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肖民给出的数字是7.5元。
  这个数字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是袁隆平说的。袁隆平是谁?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更是一位心里装着千千万万农民利益的老人。他说出来的数字,应该完全可以相信。
  在参加今年两会时,袁隆平说,根据湖南省物价局调查统计,2011年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纯收益116.6元,除去109.1元的国家粮食补贴,“农民纯收益只有7.5元”。
  现行的种粮补贴政策是按田亩为单位计算的,和产量没关系,即便是抛荒田也能得到,虽然规定农民不得抛荒耕地。这就意味着,湖南农民种一亩水稻,只能增加7.5元的家庭收入,也就能买半斤多肉。
  肖民不知道湖南省物价局是如何算出这个数字的,估计应该计算上了农民投入的人工成本。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中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以种小麦和玉米为主的北方农民的种粮效益如何呢?根据肖民的了解,如果算上农民自身投入的人工成本,种一亩小麦或玉米恐怕连7.5元的纯收益也达不到。
  7.5元,这就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是种特殊的商品”,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可不管怎样特殊,它还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有商品的共性:生产利润和市场供求。任何一种商品,生产利润长时间过于微薄甚至是负数,生产者就会转而去生产别的。粮食这种商品生产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地里长出来的,不种粮食,绝大多数耕地只能荒着。但低到可有可无的利润,实在提不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来。现在地撂荒得少,肖民认为还是农民深藏在骨子里的对土地和粮食的感情——自家的地总得种上庄稼。可种上后,能收多少,已经不再是相当一部分农民斤斤计较的了。打工,或者干点别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长期这样下去,粮食这种商品的供应可能会出问题,更何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在逐年增加。
  谷贱伤农。袁隆平建议,政府要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这样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平稳,又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
  这个建议如何,肖民不敢妄下评论。肖民想说的是,农民7.5元的种粮积极性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农民可怜呀!”袁隆平说。肖民觉得,我们在可怜农民时,更应该可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可怜我们长期的粮食安全供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