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茄频现茶色果 低温弱光惹的祸

首页 > 种植参谋 > 浏览文章
时间:2011年12月29日  信息来源:admin   


■时间:
  2011年12月21日
■地点:
  沧州市肃宁县河北乡南曹庄村
■专家简介:
  孙顺东(左一),沧州市肃宁县农牧局农艺师。从事蔬菜工作30余年,长期在蔬菜园区进行技术指导,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蔬菜设施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擅长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由于工作突出,2003~2004年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集成及推广项目中获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2006~2011年间连续两届被肃宁县委县政府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9年被河北省农业厅聘为蔬菜专家,帮助菜农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
■事件:
  沧州市肃宁县河北乡南曹庄村村民王云生、梁克拥、孙宝朝3人于今年3月份,在本村承包了100余亩土地,建设起了15个温室大棚,并从山东引进70000余株“明珠”西红柿苗,开始了“朝生拥”蔬菜园区的西红柿栽培生产。由于3个人都没有蔬菜种植的经验,即便从温室大棚建设之初便得到了当地农技专家的专业指导,大棚里的西红柿还是从一开始便出现了颜色偏褐色的“茶色果”,有的大棚情况严重,有的则相对较轻。这类果实由于色泽暗沉,品相不佳,不仅不受收果菜贩的青睐,在市场上也卖不出价钱。为了搞清楚”茶色果“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从事西红柿栽培多年的肃宁县农牧局专家孙顺东老师被请进了大棚。


 走进南曹庄村“朝生拥”蔬菜园区的9号大棚,记者的所有神经都被大棚里那一串串大馒头一般喜人的西红柿所占据,几乎有些忘记此次进棚的目的。直到目光停留在大棚的经营者们那带有不少焦急和无奈的脸庞上时,才回过神来,开始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困扰西红柿品相的“茶色果”上。
  从外观上看,这些被称为“茶色果”的西红柿果实并没有明显的外伤,果实也大都饱满,只是呈现土色、褐色的果实颜色让人有“这是染上什么病害了吧”的联想。“朝生拥”蔬菜园区经营者之一的梁克拥,一脸愁容地对记者说:“1、2、3穗‘茶色果’最多。收果的根本不收这种颜色的果子,俺们自己拉到市场去卖销路也不好,人家买菜的都不待见,没人买。俺们只能自己吃,可那能吃掉多少啊?”
  梁克拥的话道出了“茶色果”带给他的蔬菜园区的苦恼,也道出了“茶色果”的危害本质。奔着解决“茶色果”的目的,“朝生拥”蔬菜园区的管理者将一路指导自己蔬菜生产的技术专家,肃宁县农牧局农艺师孙顺东老师又一次请进了大棚,希望孙老师能够针对“茶色果”的形成原因、如何预防以及治疗方法作出科学的论断,帮助蔬菜园区走出“茶色果”的阴影。
  来到大棚里的孙顺东老师并没有按照指引去查看茶色果情况,而是让棚内的工作人员去找个温度计来。孙老师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啥原因导致了“茶色果”?

  通过温度计,孙老师确定了9号大棚内的温度情况。记者进入大棚时已近上午10点,然而此时温度计却显示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为11.5℃,风吹过大棚顶部,凝结在棚膜上的水珠就如下雨一般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孙老师一边展开双手让大家感受棚内的温度,一边说:“这棚里温度不够,低温、弱光就是这‘茶色果’形成的罪魁祸首。”
  茶色从哪儿来:茶色果其实是西红柿果实着色不良的一种表现。在果实的成熟期,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果实内的叶绿素分解慢而番茄红素(又称茄红素)形成量又少,便促成了茶色果的形成。成熟后本应变红的果实却在红色中显露出褐色,并最终使果实成茶褐色,果实表面色泽污浊,光泽度差,严重降低了果实品相。
  为啥是这色:在导致茶色果产生的诸多原因中,低温和弱光最为主要。保护地番茄需要有1000~1100℃以上的有效积温才能开始着色,即番茄黄素和番茄红素交互发生,果实逐渐呈现粉红色。番茄红素在10~25℃下开始显现,20~25℃显现迅速。在温度过低光照又弱时,会抑制番茄红素显现,使果实着色不匀,色泽不鲜艳。9号大棚的低温就是这里茶色果形成的一大问题。
  茶色果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土壤盐分浓度过高,各种元素吸收过多,植物体内盐分浓度提高,妨碍了果实叶绿素分解而引起的。也可能是钾、硼缺乏,叶绿素分解酶活性低,导致果实不能转红。在连作、土壤盐渍化的棚室,若再过量施肥,则容易引起茶色果。
  茶色果的发生还与土壤水份,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透气性差的沿海低洼地区保护地茶色果发生较多。


增强光照 防止低温——杜绝“茶色果”并不难

  针对茶色果形成的原因,结合9号大棚内的十几温度情况,孙老师给出了预防茶色果形成的几条措施。
  补光保温 环境调控:①在西红柿果实成熟期,应保证大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保持在15~18℃为宜。温度过低不利于番茄红素形成,温度过高会促使番茄红素转化为番茄黄素依旧不利于果实着色。②保持棚室内薄膜清洁,增加透光度。必要的话可以考虑在棚膜内再悬挂一层棚膜,制造“暖瓶效应”,减少棚内温度流失。③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大棚山墙上悬挂反光幕(见左侧示意图),以增加光照强度。④除此之外,还应及时摘出植株下部老叶,增强田间透光性。
  科学浇水 科学施肥:采用滴灌或膜下浇水方式,浇水要适时、适量,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忽干、忽湿或过干、过湿。低洼地块栽培番茄时,应进行高畦栽培,提高土壤透气性。注意排水。避免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避免营养生长过旺。
  正确使用乙烯利对果实进行催熟:进行株上涂果催熟的正确方法是当果实长到足够大小,颜色由绿转白时,用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直接涂抹植株上的果实,乙烯利应涂在萼片与果实的连接处。4~5天后即可大量转色。也可采用全株喷药的方法催熟,方法是在植株生长后期采收最上层果实时,全株喷洒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此法可同时促进果实转红和茎叶生长。在采收最后一批果实前,用4000毫克/升的乙烯利全田整株喷洒,可加快成熟,因为采收后就会拉秧了,不用担心植株的继续生长问题。


“茶色果”还能变红吗?

  了解了“茶色果”的成因和预防的办法,一路紧跟孙老师在大棚里学习的种植户们的眉头却没有因此而舒展。除了如何避免产生“茶色果”,他们还在“能否让‘茶色果’变红”的问题上抱有很大的期待。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孙老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通过一些措施,“茶色果”还是有变红可能的。
  方法①:在平衡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方法②:在果实膨大期按3:1:4的比例施入氮、磷、钾肥,同时加补硼肥、钙肥,也可促使果实转红;方法③:适量喷施叶面肥和微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果实茄红素的生成,促进“茶色果”转红。
  孙老师提醒:尽管通过一定措施可以将已经成为“茶色果”的西红柿果实慢慢转变会红色,但是还是应将温室大棚内的管理重点放在如何杜绝“茶色果”产生上来。从根本上避免“茶色果”的出现才能减少因此带来的损失。

               本报记者 刘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