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农村中来 到农村中去 农民报八路编辑记者再次驻村

首页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时间:2011年12月29日  信息来源:admin   


  “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这是《河北农民报》创刊47年来一贯的办报理念。2010年5~10月,咱报编辑部举办了“编辑记者驻村活动”,活动中,所有编辑记者通过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收获了亲情、友情和感动。2011年8月,中宣部等5部门向新闻战线发出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这个活动同本报的“编辑记者驻村活动”的主旨不谋而合,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2011年8~12月,本报再次开展了编辑记者驻村活动。
  咱报编辑部面向全省农村,认真甄选了8个联系村(点),全体编辑记者分成了8个小组下乡进村,他们干农活、住农家,了解农村现状,服务读者百姓;他们给联系村带去了最顶级的专家,带去了最新鲜的信息,带去了最前沿的技术;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帮联系村解决了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每一位编辑记者更深刻地体验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感觉自己的心和农民的心贴得更近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他们饱含深情,把在农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来,写成“驻村日记”。
  更多收获,更多感动。


编辑记者再驻村日记之涞源篇
散尽家财 张胜利照顾一群旁不相干的人

■本报记者 赵洪江 李凌云 张宝程

联系村:
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镇白石口村
小组成员:
赵洪江 李凌云
张宝程
驻村时间:
11月24日


  黝黑的肤色、浓重的乡音,透着一股农民的憨厚与质朴,这是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镇白石口村党支部书记张胜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位深山里的农民,经过15年的努力,建成服务全县的社会型福利社,义务赡养了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120多位孤寡、残疾和智障人,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一家四代人和他们一起吃住,一起生活,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在全省创造了村级福利社建设规模、入住人数两个第一。如今,这个大家庭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胜利幸福院。他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追求,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和谐颂歌。
  为了更好地了解张胜利,11月24日,本报副总编辑赵洪江带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小分队来到了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脚下的胜利幸福院,近距离感受好人张胜利的故事。


张胜利小传
  张胜利,男,195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涞源县白石山镇白石口村党支部书记。他15年如一日,情系大山;创办福利社尊老敬老,义务赡养孤寡、残疾老人颐养天年,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2010年1月,获得“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2011年5月获得“河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提名奖”。
创建一个幸福院
  张胜利出生的白石口村地处深山,过去这里由于贫穷、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村里的孤寡老人、聋哑、痴呆残疾人都无法得到良好的照顾。幼时的生活经历和山区的纯朴民风造就了张胜利尊老敬老、乐善好施的人生品格。他暗下决心:只要有能力,就要养活那些老无所终、残无所养的人。从1996年开始,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的张胜利带领全村村民,依托当地矿业、旅游业走上了小康之路。朴实的山里人,在致富后不是追求享受,而是开始实践自己的誓言。1997年,张胜利用自己办企业的利润20多万元,盖了13间房,收养孤寡、残疾人郭塄儿、于常生等8人入住,无偿提供吃、住、衣被和日常生活用品,免费看病就医。十多年来,他先后为50余位老人养老送终。
  随着入住福利院的老人不断增多,到2005年春,张胜利又投资近200万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现在的福利社有标准住房72间,包括宿舍、餐厅、康复健身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办公室和库房。宿舍内配有席梦思床、电视、床头柜、桌椅;文化中心有舞台、背投电视、DVD和图书上万册。目前,福利社里供养着73位孤寡、残疾人,年龄最大的85岁,残疾人55名。十余年来,张胜利累计为福利社投资700万元,占他全部财产的一半还多。张胜利常对别人说:“有多少钱叫多?有了钱该往哪里花?花在老人身上,送给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值!”
家人都是服务员
  残疾人、聋哑者特殊的言谈举止,常人往往会绕着走。而张胜利面对这些特殊的“家人”,他从心里敬重他们,亲近他们,为这个抻抻衣角,为那个擦擦鼻涕,那些点滴之举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人,张胜利和老伴干脆放弃自已的小家,和老娘一起搬到福利社的“大家”来住。他还把两个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女都搬到福利社来住。这大大小小一家十四口加上七八十名残疾人,着实是一个少有的大家庭。为了这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等日常花销,两个儿子每月月底都要向张胜利交2万元作为“大家”的家用。女婿在他们开办的养兔厂做饲养员,而妻子带领儿媳和女儿整天忙在厨房及各个房间,她们都是义务的服务员。张胜利让妻子和媳妇每天都要变着样子给老人们改善伙食,蒸包子、包饺子……
  张胜利真正把这些人当“家人”对待,每有老人因病去逝,他都按当地风俗将老人妥善安葬。十多年来,张胜利先后为50余位老人养老送终。孙风学因胃癌病逝在医院,仅药费就花了一万多元,张胜利买来棺材,按照老人的遗愿,将老人体面地送走。有家人和亲属的,张胜利负责给老人们装殓好,放进棺材,让亲属们把棺材拉走。没有亲人或找不到亲人的,张胜利就把他们安葬在村外的山脚下的树林里。张胜利常说这样一句话:“进了福利社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就是我的家人,就是我的爹娘、兄弟姐妹,为爹娘尽孝,照顾兄弟姐妹,是应该的。”
在劳动中感受乐趣
  为了能让福利社长期办下去,张胜利想到了“以社养社”的办法,使福利社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3年,张胜利建起了养殖场,2005年又投资200多万元进行了扩建,建猪舍90间,当年盈利8万元。之后他又饲养种猪200多头,投资40万元,建成了一座800平方米的种猪饲养棚,采用“定位栏”饲养的方法饲养了400头种猪,又增添了小饲料加工厂、箱包厂、蔬菜种植等项目。
  为了让福利社的人们感到人生有奔头、生活有前景,张胜利在福利社的空地上栽上了果树种上了菜。物色了一些可以从事劳动的对象一一找他们谈话,在征得这些人的同意后,让他们参与到打扫卫生,修剪果树等轻体力劳动中。参加劳动的人员从中找到乐趣,得到充实,外出跑动的人少了,身体强壮的人多了。聋哑人马金毛被安排到养殖场打扫卫生后,身体状况日渐好转,每顿饭能吃三个馒头一碗米饭,人比来之前壮实多了。
  张胜利还引进了一批长毛兔和獭兔,让女婿专门饲养。那些兔子雪白雪白的长毛和红红的眼睛,着实让人看着喜爱。社员们看着这些带给他们生活乐趣的动物,即使身有残疾,但心里还是亮堂堂、美滋滋的。每当张胜利走进饲养棚时,社员们都围上来,将他们的感受讲给张胜利听,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但张胜利明白,这些残疾人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幸福院的幸福生活
  张胜利心里十分酸楚,一个人不能享受外面的精彩世界,是多么的不幸啊!他不想让老人们留下遗憾,他想方设法满足老人们的心愿。他和妻子决定,涞源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过庙会,在那一天把全福利社的人都拉到县城逛庙会。几年来,每到庙会这一天,他安排车辆,把福利社的鳏寡孤残人拉到县城热热闹闹地逛庙会,让福利社的老人与现代社会来个亲密接触。
  刘富考老人清楚地记得自己是1966年3月8日入的党,由于孤寡一人,生活过得十分艰辛,在严寒的冬季里也只是把捡来的破塑料布缝在被子外面遮风避寒。生活虽然艰难,但老人从没给组织添过麻烦。当张胜利把他接入福利社,给他换上新衣时,老人跪到国旗前磕了3个响头。
  社员们3人一间宿舍,人人睡席梦思床,屋屋有彩色电视。考虑到社员大多行动不便,宿舍门口、走廊、厕所都安装了不锈钢扶手。福利社还建起了洗衣房、浴室,安排专人给社员洗衣服。
  今年4月,为了让福利社更加规范,张胜利在民政部门将其注册更名为“胜利幸福院”。张胜利给幸福院定位了“五个心”:爱心、孝心、细心、耐心和恒心,他说,有了这“五个心”,就会做好一切工作,让老人们在这里安度晚年。
  陪同记者一起采访的涞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工委书记曾文这样评价张胜利:“一个人偶尔一次照顾别人并不难,可是像张胜利这样长年累月坚持15年照顾这些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孤寡老人,并和他们一起吃住,给他们养老送终,丝毫不嫌弃他们,实在是太难得了!”

 

编辑记者再驻村日记之景县篇
春杰回村趟路 乡亲日渐富足
■本报记者 陈小朝 李鸿儒 董志水

联系村:
衡水市景县二分村
读报用报情况:2012年订阅农民报50份
小组成员:
李鸿儒 董志水 陈小朝 袁春建
出场专家:
戴素英
驻村时间:
11月9日

  11月9日,咱报驻村小组一行来到衡水市景县二分村南的村民活动广场。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尊古朴的大鼎。看着记者好奇地围着大鼎看,正在广场上活动的村民说:“这是俺村赵春杰立的。”
  赵春杰,是二分村村民致富领路人。他对记者说:“刚立这个鼎的时候,乡亲们有说这是烧香的。其实这是乡亲们把我‘拉’回来后,我就有了带领大家改变村容村貌、走上致富道路的责任。这个鼎,算是我自己给自己许下的诺言的标志。看着它,我就想起了肩上的担子。”


  11月9日,上午11:00

大能人,回村帮乡亲
  说起赵春杰,在乡亲们眼里那可是个大能人。村民宫新华告诉记者,赵春杰今年48岁,离开老家参军5年;退役后在衡水、张家口、长沙、贵阳等地跑运输,后来在一家造纸企业负责销售,办过学校,回村之前在衡水市做生意。
  为啥把他“拉”回来呢?村民宫福成说,二分村50来户220多人,人均一亩三分地,虽然离着县城六七里地,可是村里没什么工副业,村民就靠种这点地过日子。不是种小麦、玉米,就是种棉花。“不算人工,刨了各种开支,一亩地闹600块钱就不错了。咱村周围那些村,有开厂子的,有搞养殖的,都挣了钱。咱村老这样,大伙儿坐不住了。赵春杰有文化,会做生意,认的人多,脑瓜好使,把他拽回来,给大伙儿找个挣钱的路子,准没错。”
  从2004年开始,赵春杰每次回村都有人找他,让他带着乡亲们致富。
  乡亲们三番五次地找,赵春杰坐不住了。2010年,他回村了。
人心齐,兴建新民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赵春杰说,在外面干,虽然挣钱,但闯荡久了,最想念的还是老家。回村之后,他发现,乡亲们居住条件太差了:有的房子20多年了,房顶上至今还是瓦,窗户上面没有玻璃,四周没有围墙,院里一片杂草。这条件别说跟城里比,就是跟其他村比,也差不少。他下定决心盖新民居。经过考察,请专业人士设计,新民居的图纸出来了。为了起个示范带头作用,他先建设了3排21栋上下两层156平方米的新民居。
  村民盛建国说:“明年我就能住进春杰盖的新民居了。我那旧房子是2002年盖的。说是5间房,一间厨房,一间仓库,一间正房,实际上住的就是两间。哪有这房子使用面积大啊?四五间可以住人,住一家三代足够了。现在盖个这样的小楼,怎么着也得十五六万吧?零头就顶我盖那5间房子了。再说,春杰还说按他定的政策补贴给我一万块钱。我好歹添上点儿,就够装修了。”
  赵春杰说,农民入住基本不用掏钱,不用国家一分钱。新民居是拆了旧房子,在旧宅基地基础上盖的,不占一分耕地。他定了一个政策:拆村民的房子,5年之内的,每户补贴2万元;5~10年的,补贴1万元;10~15年的,不用掏钱就能住;15~20年的,只需交给他1万元;20~25年的,交2万元;25年以上的,最高不超过3万元。房子成本每平方米大概1000块钱,盖房子的钱,都是他多年来做生意攒下的,还有朝亲戚朋友借的。要是全村都住进新民居,能腾出来几十亩地。腾出来的地方,将来可以建企业,促进本村和邻村村民就业,慢慢收回投资。
谋财路,地里起大棚
  “新民居盖好了,住不起怎么办?除了住,一家子吃喝都得用钱,能挣钱才是最实惠的。乡亲们是真没钱啊。”赵春杰说了一个故事,村里有人说有钱,买小货车了,三四万的汽车贷了两万块钱——这能叫有钱吗?怎么着让乡亲们富起来呢?考虑到村里的土质和灌溉能力,考虑到村民的种植习惯,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让一部分村民种植蔬菜大棚。
  为了让大家树立种植信心,他自费雇车让大家去山东寿光参观了三四次。在寿光,乡亲们接触了当地农民,了解了他们的种菜心得和收入。看着寿光好多菜农靠种菜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轿车,享受着美食,大家心动了。最终,村里有11户决定种植大棚蔬菜。
  二分村的大棚是根据山东寿光第七代高效蔬菜大棚标准建设的,南北跨度24米,北墙高7米,大棚挑高5米,占地面积4亩,使用面积1.6亩。预计使用寿命20年,投资10万元。一般大棚保暖用草帘,这种大棚保温用棉被。建大棚得花钱啊,乡亲们手里没多少钱,赵春杰又帮大家跑贷款,最终将建大棚的钱凑齐了。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赵春杰又从寿光请来技术员常培信(春杰战友),全天候给大家做技术指导。今年3月8日,11个大棚正式开工,一个月后,大棚建好了。种什么呢?综合考虑管理技术和市场效益,乡亲们选择了产量高、效益好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种植。
  记者去的时候,黄瓜已经见着“回头钱”了。村民薛贵清今年种了一个黄瓜大棚,他告诉记者:“往年种棉花或者麦子、棒子,一年一亩地刨了投入,挣上800块钱不少了。现在黄瓜还没到旺果期,一天下来300多斤,大概能卖500块钱。有了常技术员的指导,什么病害怎么处理,什么状况怎么管,都给咱说,省咱不少劲儿。再过一阵儿,赶上阳历年、过春节,价儿越来越高,黄瓜越长越多,一天挣千儿八百没问题,比在外头打工不少挣钱。照这么看呀,一亩地大棚收入能顶10亩地粮食。我这大棚10万块钱的投资,两年肯定能收回来!”
  村民宫福林接过话茬:“谁都有不懂的时候,碰见病虫害不懂的时候,春杰就找专家来棚里看看。这不,农民报‘走转改’专家服务团的戴素英老师刚才就给俺们讲了西红柿的曲叶黄化病毒方面的防治措施。戴老师是河北省农科院的专家,内行,水平就是高,俺觉着人家说得挺对,按人家说的办肯定没差!”
  赵春杰介绍,看到现在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们挣钱了,村里原先持观望态度的户开始坐不住了。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村里明年准备再建10个大棚、10个拱棚,3年之内让二分村每家每户都能种上蔬菜大棚。这些蔬菜大棚要是起来了,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行业就会发展兴盛起来。为了不一直给别人“打工”,他和宫新华还分别注册了“百果园”“香秀”两个蔬菜生产合作社,准备打出二分村的蔬菜品牌。到时候,相信乡亲们的腰包会更鼓。
腰包鼓,休闲不能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乡亲们居住条件提高、腰包鼓起来后,肯定有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新民居要盖就都盖好,休闲娱乐设施不能少,不能等到需要的时候才盖。”赵春杰自筹资金40多万元,在新民居南面建了一块村民活动中心,路面全部硬化,地面上有路灯,东面是个舞台,西面是秋千、跷跷板等健身器械。每当天气晴好,本村及周围村里的乡亲们有时间都会来这儿转转,这里也是放假放学后的孩子们最喜欢来的地方。
  赵春杰指着活动广场南面的水塘对记者说:“这里曾是耕地,是前几年村里卖土留下的大坑。大概挖走了70万方土,最深的地方得有21米深。大坑太不安全了,一到下雨的时候更危险,谁要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滑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参考有些地方的办法,赵春杰灵机一动:可以把这个大坑灌满水,养上鱼,村民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来这儿钓鱼休闲。说干就干,现在垂钓乐园已经有了雏形。不光晴天的时候有人钓鱼,下雨阴天的时候也有人钓。
  一年多的奔波劳碌,让赵春杰的体重从194斤瘦到了170斤,从白白净净的“城里人”晒成了黑不溜秋的“庄稼汉”。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他随身携带的包里装着酒精消毒棉球、胰岛素注射器、二甲双胍片、速效救心丸等。有人说,赵春杰这不是傻了啊,放着城里的日子不好好过,回来干嘛?赵春杰说:“我不傻。我挣的那些钱,从现在开始就是什么也不干,一辈子也吃不清花不完。人有点钱后不能忘本,还得有追求。我的追求就是让二分村的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记者感言:
致富要有“5路”
  纵观二分村部分村民致富之路,我们不难发现,致富离不开“5路”。
  思路。挣钱的方法千千万万,适合本地可能就一个。干什么最适合挣钱,怎么干,怎么干好,不是谁一句话说了算的。需要考察,需要比较,需要鉴别。有的地方矿产丰富,可能就适合开工厂,还能带动附近闲散劳动力就业;有的地方风景好,交通便利,可能适合搞旅游;有的地方种植某种作物有多年历史,就形成以该作物为主的产业链。二分村村民经过去山东寿光几次考察,认为种植大棚蔬菜能够赚钱。结合二分村土质好,人均一亩三分地,有充足劳动力,经过调地,可以建起几十个大棚。
  趟路。一种产业适合不适合本地,能不能让大家脱贫致富,需要试验,需要有趟路的。种植大棚蔬菜在山东寿光能够挣钱,在景县二分村能不能挣钱?不好说。当初建大棚的时候,三十来户考察的人,有几户犹豫了,有几户退缩了,有10户坚持下来了。这些坚持下来的10户人家,就是趟路的。
  通过聘请专家指导,村民摸索、学习,蔬菜植保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有了保障。近期的蔬菜销售证明,趟路的这些村民一天收入几百元,比过去一年一亩地收入几百元强得不是一丁半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户挣了钱,当初观望的、退缩的心里后悔的大有人在:早知道咱也种大棚啊!
  销路。蔬菜生产出来了,得能卖出去,才能变成钱啊。因为目前总体产量有限,所以景县县城以及附近村子就能消化。当大棚蔬菜规模上去之后,产量上去了,销路怎么解决?二分村早就联系了山东的蔬菜购销企业,别说二三十个大棚出的菜,就是再多也能卖出去。
  道路。建大棚,需要建筑材料,得从外面运进来;卖东西,得靠机动车拉出去。道路不好走,机动车载重量、行驶速度、安全等方面都受影响。“要想富,先修路”,这几乎是致富的“铁律”。
  早在种植大棚蔬菜之前,村里已经筹资,修好了通往县城主公路的硬化路。有了这条路,外面的东西好运进来,大棚建设如期完成,没有耽误生产;村里的蔬菜好运出去,因为离着县城三四公里,所以摘下来的菜,运到市场上的时候还很水灵,很好卖。
  后路。二分村种植大棚蔬菜致富后,肯定会带动周边村子种植大棚蔬菜,形成一定规模。到时候,蔬菜产量上去了,销售就需要注意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考虑到这一点,二分村致富带头人赵春杰早就想好了“后路”。他在今年年初,和村民宫新华分别注册了“百果园”“香秀”两个合作社。合作共赢,打造品牌,这个无形资产如果搞好了,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持久并且可观的。
  愿他们致富路上一路顺风!


编辑记者再驻村日记之固安篇

销路是无法绕过的坎儿

■本报记者 宋国刚 刘英 张彦立 魏会博 赵宇

联系村:
廊坊市固安县宫三村
读报用报情况:
订阅农民报15份
小组成员:
宋国刚 刘英 张彦立
魏会博 赵宇 袁春建
驻村时间:
11月12日~13日


  11月12日,早早地起来,因为我们要赶赴廊坊市固安县宫村镇宫三村。天气预报说有雾,但一出门,天高云淡,晴空万里。时近深秋,天气有点凉,匆匆地收拾行囊,向我们的根、向我们的亲人出发。
  将近中午,一行人赶到了宫三村,巨大的“欢迎河北农民报‘走转改’编辑记者来固安”的条幅让我们感到了家般的温暖。我们是来探亲的,来看看那也许从未谋面的乡亲;我们是来还债的,来还那欠下许久的感情债;我们是来学习的,来学习那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知识。
  在固安县报友周士刚的陪同下,11月12日到13日,我们分别走访了固安县辛立村及东杨先务村。


  11月12日,下午2:30

辛立村:
“牛老板”4大“绝招”
  “前两天,非洲的瓦努阿图共和国有两个代表团前来学习养奶牛、制造青贮饲料的技术,连外国人都来学习咱中国的养牛技术,我觉得非常自豪!”廊坊市固安县宫村镇辛立村的“三力牧场”场长纪克龙兴奋地对记者说。
  纪克龙的牧场建在辛立村南头,占地25.7亩,存栏奶牛300多头。可在2002年刚起步时,这个养牛场却只有6头牛,短短9年时间,就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这当中肯定有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也有更多外人所不知道的艰辛。在纪克龙滔滔不绝的讲述中,记者终于发现了他办养牛场的“绝招”。
绝招1:听了音乐产奶多
  走进牧场一边的挤奶大厅,在记者赞叹挤奶厅整洁的同时,耳边却听到一阵悠扬动听的音乐。循着音乐声,记者发现挤奶器的上方安装着一个扩音器。挤奶厅还放音乐?看出了记者的疑惑,纪克龙呵呵笑了:“这是我们特意安装的,在给奶牛挤奶时放一些欢快、优美的音乐,这样可以增加产奶量。我统计过,听了音乐,一头牛一次可以增加一公斤奶呢!”
  纪克龙说,如今,他的养牛场平均一天至少能产一吨奶,最多能到2~3吨,按照一吨奶厂家收购价3500元来算,这效益是相当可观啊!
绝招2:生公生母能掌控
  “如今我的牧场采用了最先进的‘性控‘技术,每年产母牛的百分比在97%左右,这项技术在整个固安县只有我一家!”纪克龙说,通过北京的朋友介绍,去年他从北京奶牛中心专门买到能控制性别的奶牛精液,应用此项技术,当年产的七八十头牛中,母牛就占了97%!
绝招3:青贮饲料营养高
  行走在牧场里,一股股酸酸地、类似酒糟的味道不住袭来。纪克龙告诉记者,这是专门给奶牛制作的“青贮饲料”的味道。纪克龙说,他做的饲料与别处的青贮饲料不同,他专门在每年的6月20日~7月底收购玉米秸秆,趁着玉米秸秆还处于青绿色的时候就割下来,储存在专门的大坑中。
  “储存这时候的玉米秸秆,和9月份成熟后的秸秆相比,不仅能始终保持青绿色,最主要的是营养价值能高很多,奶牛吃后产奶量也会高很多。纪克龙介绍,“如果自己的奶牛吃不完,青贮饲料还可以往外卖。这些秸秆我是3~4分/斤收来的,运到北京能卖到0.13元/斤呢!”   
绝招4:找准销路是关键
  养奶牛不仅要养得多、养得好,最主要的是产的奶要及时地卖出去。在建场初期,纪克龙就利用地处京郊的优势,往伊利北京奶业送奶。“我从一开始,就决心走品牌路线,一定要和大厂家合作,这样虽然质量上要求严格一些,但销路肯定不成问题,也容易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这样,起步初期,因为达不到伊利厂家规定的量,他就和别的养牛场合作,一起往厂家送奶。2007年,他们就和伊利奶业签订了合同,成为伊利在固安的直供基地。
记者感言:
  销路,是每位生产者都无法绕过的坎儿。
  干得多好,最终还要以货币价值来体现。技术过硬,有销路,这才能发展壮大。

  11月12日下午4:00

东杨先务村:
抱团发展齐致富
  东杨先务村种植大棚蔬菜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虽然离北京很近,但以前因为缺乏品牌,不仅利润低,而且随着菜价波动,菜农的收益难以保障。但这一切在村里成立了富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后都发生了改变。
  “通过合作社把大家联合起来,集体闯市场,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合作社理事长吴素中告诉前来的记者。合作社历经3年多的发展,目前已拥有1000多户社员、辐射周边4个村,种植面积达3100亩,年销售1.5万吨以上。
  记者跟随吴素中来到一个大棚内,只见黄瓜、西葫芦挂在枝蔓上,不少已经成熟。吴素中说:“这些蔬菜经过检测,合格后都要贴上我们合作社的‘杨府’商标再出售,每斤比普通蔬菜能贵上3毛呢。”为了保证蔬菜质量,合作社还专门建起了检测室,“有了品牌后,我们还要创名牌,质量必须要放在首位。”吴素中说,去年,合作社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8个,绿色蔬菜产品12个。
  “闯市场是合作社的另一件大事。”吴素中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因距离北京较近,村里蔬菜以前就供应北京的超市,但和超市合作,供需双方地位不对等,经常受到超市方的刁难,农民的收益不稳定。“后来也曾试着通过批发市场卖出去,但多了一个环节,菜农收益受损。后来我们探索着直供北京社区。”吴素中说,直供社区好处非常明显,一是社区居民用菜量稳定,也就保证了有销路;二是直供模式下,没有了中间环节,收购价高;三是菜农收益高而且稳定。
  除了重视品牌和市场,合作社在技术、品种各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合作社专门聘请了6名专职技术员,定期给社员讲课,每年保证集中讲课10次以上,集约化育苗、膜下滴灌、黄蓝粘虫板、防雾滴棚膜等无公害集成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
  至于未来的发展,吴素中说,在做好蔬菜大棚的基础上,发挥区位优势,做采摘、旅游等延伸产业,合作社也会迈上新台阶。
记者感言:
  一根筷子易折,十根筷子不断。
  分散、组织性差,是当前中国农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表示,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凡有条件的农村,鼓励实行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倡导土地股份制,其实就是倡导一个方向,整合、团结,形成规模,以实现小农业和大市场的平稳对接。
  东先杨务村的富农合作社是一个不错的例子,抱团发展齐致富。

  11月13日,上午8:00

冷清的蔬菜批发市场
热闹的酱菜加工企业
  固安县宫村镇马公庄蔬菜批发市场,是京南较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之一。
  印象中,肯定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但走进市场,记者一行人明显感觉到了冷清:看不到经纪人,看不到买菜的车,看不到火爆交易场面。
  记者带着疑问与一位商贩交谈起来,“生菜多少钱一斤?”“你给多少钱?给钱就卖。”“这菜没人要吗?”“前几天,我卖3毛钱,人家还往下压价,压到2毛,甚至1毛。那时还有人拉,可现在连问价的都没有?”
  芹菜商贩刘大哥围了上来,他说,自己种了3亩芹菜,每亩产量10000斤。本想多挣几个钱,可现在2毛1斤都没人要。来自东娃乡的李大哥种了5亩白菜,他说,像马公庄这种规模的市场在固安有3个,主要辐射石家庄、保定、北京、任丘、霸州等地,原来种的菜都不愁卖,菜贵的时候客商直接去地里拉,还不挑,今年菜价像坐上了滑梯,一个劲得往下降,客商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踪影。
  蔬菜批发市场冷清,但在固安县宫村镇东先杨务村村民孙贺期所开的酱菜厂,记者却看到一番热闹景象。有卸车的、有往水里加盐的、消毒的、有整理库存的,十多个工人忙得不可开交,厂长孙贺期也恨不得分身有术。
  孙厂长介绍,他的厂子最多能腌制、储存1000吨以上的黄瓜、白菜。
  从2001年干这行,已经10年了。由于做这行时间长了,孙厂长看不得菜农发愁,他说,我主要做腌制黄瓜,产品大部分销往日本、韩国。
  据了解,像孙贺期这样的酱厂在东先杨务村有9家,而凡与酱菜厂合作的菜农相对风险有所降低。今年白菜、萝卜价格太低,孙贺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目前正敞开收购大白菜,准备腌制好后销往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记者感言:
  在市场经济下,菜价涨涨落落,实属正常。且当前我国尚处于“小农业”状态,信息不畅、供需渠道不合理等造成了菜价的大起大落。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往往农产品涨价时农民收益最少,降价时农民却承担着绝大部分损失。农民的诉求其实很低,在菜价低迷的时候,只要有人能把他的菜收走就可以,所以我们更需要像孙贺期这样的蔬菜深加工企业。


编辑记者再驻村日记之邢台篇

打浆水苹果牌 走产业致富路

■本报记者 韩冬 李书杰 董志水 李晓 刘畅 王玮

联系村:
邢台市邢台县浆水镇浆水村、八里丈村
读报用报情况:发展2个读报用报示范村
小组成员:
赵洪江 韩 冬 李凌云
李书杰 董志水 李 晓
刘 畅 王 玮 袁春建
出场专家:
徐国良
驻村时间:
11月17日~18日

  如果有人问起,农民报的根在哪里?我们会骄傲地告诉他,我们植根于幅员辽阔的乡村沃野!
  如果有人问起,农民报的亲人在哪里?我们会自豪地炫耀,我们的亲人就是那千百万的农村读者!
  2011年11月17日,在绵绵的小雨中,河北农民报科技信息部全体人员在副总编辑赵洪江的带领下,来到邢台市邢台县浆水镇进行驻村活动。

 

  11月17日,上午10:00

浆水镇:
举办苹果文化节
  一来到浆水镇,我们便与浆水镇原党委书记马聚林、宣传委员杨慧华等进行了座谈。据介绍,地处邢台县西部深山区的浆水镇位于太行山东麓,西邻山西省和顺县,海拔600~800米,年平均气温11~16℃,年均降雨量690毫米,年均日照2620小时,无霜期235天。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有机质,使浆水苹果具有色泽艳丽、饱满圆润、含糖量高、细脆无渣等优点。近几年,浆水镇通过发展林果产业,收入明显增长,人均年收入达万元。
  为了扩大知名度,将浆水苹果这坛“好酒”从深山区销售出去,2011年9月29日,镇里举办了“邢台·浆水首届苹果文化节”,吸引各地客商前来参加。浆水镇原党委书记马聚林说:“文化节就是要提高浆水苹果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最终实现果品升级、果业增效、果农增收。”首届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为镇领导拓宽了思路,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立即开展了总结大会,分析得失,找出差距与不足。当得知陕西洛川即将召开国际苹果节时,10月11日晚上,镇领导连夜驱车赶往陕西洛川,将整个现场展销的果品、包装全部录制下来,并收集了所有的宣传资料,回到浆水后,召集机关干部、果农,实实在在总结经验。“这次的陕西之行,使我们很受启迪。在找到差距的同时,也让我们坚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那就是要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
  据马书记介绍,为了拓宽经营渠道,目前,该镇正在进行苹果酒的开发,每瓶能卖到250~280元。另外还在搞盆景苹果项目,赠送亲朋好友取“平安树、平安果”之意,一棵可卖到1500~2000元。马书记说,现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在深入思考、筹划明年的苹果文化节,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改进。谈到这些,马书记道出了他的几点想法:
  1.今后浆水苹果节与农民艺术节结合起来,利用该镇36个文艺宣传队的优势,每天3~4个村搞演出,做到每天有演出,每天不重样,文化与经济挂钩,与旅游结合。
  2.包装上有创意。明年春天镇里成立浆水苹果产业协会,将村里的合作社联合起来,自己建立包装箱厂,镇里专门设立浆水苹果自己的标识。制作的苹果箱上标有年份,年年换包装,这样一来,就杜绝了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
  3.提高内部品质和外部环境,把浆水苹果做成该镇的主导产业,考虑出口问题。
  “要想把浆水苹果做大做强,从种植、管理到销售这条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不容一丝松懈。要想发展成国家知名品牌并走出国门,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马书记说。
记者感言:
  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要想让本地的特色产业走出去,就要在宣传上下功夫。浆水镇和当地的旅游业相结合,推出了颇具特色的“苹果文化节”,既培养了果农品牌意识、促进了乡镇经济发展,提高了浆水苹果的知名度、美誉度,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使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妙招。而他们在打开苹果销售市场的同时,又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不但要搞盆景苹果的特色栽培,还要在苹果酒等果品深加工方面有所突破,力图增强苹果产业发展的持久力。这种居安思危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思考。

  11月17日,下午1:30

技术培训受欢迎
  “浆水苹果”打出了名气,打开了市场,也成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顺应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浆水苹果的品质,如何尽快迈进绿色、有机果品生产这两个要求更高的领域,成了摆在浆水果农面前的又一级台阶。
  从苹果种植上尝到了甜头的浆水人,开始努力将苹果生产推向更高一层的科学无公害栽培新阶段。针对浆水镇这一特殊情况,本报特别邀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的苹果栽培专家徐国良老师传经送宝。在浆水镇新合作宾馆会议室,徐国良老师就“苹果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为当地果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座。仅设有100个座位的会场竟涌入了超过150名当地群众,其中既有种植果树多年的“老把式”,也有最近一两年才接触苹果栽培的新农户。
  讲座结束后,前来学习、取经的果农不愿错过任何一次接触专家的机会,又将徐老师请进了浆水村村民李雪芹家的果园里,就果树修剪问题向专家进行请教。李雪芹家的苹果树栽种于2005年,由于授粉树配制不当,加之管理方法不正确,直到今年采用混合型花粉授粉之后才第一次挂果。像李雪芹家这样,虽然依托浆水镇优越的地理条件,却由于缺乏苹果栽培技术一直未能发上“苹果财”的农户还有不少。在果园里,徐国良一面应现场果农要求,向大家讲解果树整形修剪的技术环节,一面普及培肥地力、增强果树树势的管理知识。徐老师一再强调:不同的苹果技术人员会根据不同的果树品种和情况,对果树实施不同的修剪和整形处理,果农要多了解自家果树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剪模式。
记者感言:
  采访中我们发现,当地苹果种植水平参差不齐,树形有开心形,也有纺锤形,有下拉枝,也有上展枝,稀植也有,密植也有。果农们也说,这两年许多专家过来指导,每人一套理论,弄得大伙不知道咋办才好。针对这种情况,徐国良老师称:“不管采取哪种树形或哪套管理模式,最好从一而终,不可半途而废,多培育中庸树,树体不要太强,树中树坚决不能出现。另外,在施肥和防治病虫害上按照无公害的标准操作,果品质量就能上去。”

  11月18日,上午8:00

八里丈村:
专为苹果修条路
  八里丈村仅350口人,拥有耕地300多亩,山场8600亩,人均300多株果树,距村最远的果园有8公里。以前村民干活,出门就爬坡不说,秋天摘果时更发愁,都是用驴驮、肩扛。即便如此,最后还有70%的苹果不能运出山。像八里丈村的情况在浆水镇非常普遍,果农们每年因交通不便造成的果品损失达200余万元。让公路由“村村通”发展成为“沟沟通”,成了当地山区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期盼。
  59岁的八里丈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兴向记者介绍,今年还没出正月,八里丈村山坡下挖掘机、搅拌机就开始作业了,村民们忙着运石料、铺沙子。“俺村为苹果已经修建了12公里的专用路。那会儿趁着农闲,全村老少齐上阵,这路一修好,山上的苹果就能直接用车拉下山了。”
  “专为苹果修条路”,这条绿色通道修通了山区群众的致富路,修到了果农的心坎上。因为果品采摘及时,效益大幅提高,激发了群众种植苹果、板栗的积极性。如今,八里丈村成立了轿顶山经济合作社,将果农种植的板栗、苹果全部统一起来,从日常管理到统一出售,用村民郭四清的话说:“自打成立了合作社,果农就有了保障,销路根本不用发愁,收购商都是主动找上门,抢着收购。更不用担心欠钱的问题,收购商都是当场点清钞票。现在的八里丈村民靠种植板栗、苹果富了起来,以前走不出深山,村里的小伙儿不好找对象;现在可大不同了,外边的姑娘
都争着抢着给八里丈的小伙儿当媳妇呢!”记者感言:
  常言道,梧桐树好凤凰多。八里丈村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特色种植,种出了独具特色的板栗、苹果等农产品;深山区交通不便,八里丈村全体村民齐上阵,“专为苹果修条路”;果农一家一户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村党支部书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创造便利。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发展特色农产品,需要我们在“特”字上广开思路,做足文章。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农产品销售出去,才能让我们的农民朋友富裕起来。

  11月18日,上午10:00

浆水村:
村民住进新楼房
  在浆水村,一排排6层的商住楼映入眼帘。因为楼房紧邻公路,所以一层是林立的商铺,生意红火。记者跟随该村村民王利军来到他位于4楼的新家,瓷砖铺地、窗明几净、宽敞明亮,130多平方米的新房光装修费就花了三四万元,推开门记者感觉来到了大城市市民的家里。一聊天记者才知道,去年王利军一家6口还住在只有50平方米的老宅子里,他的主卧室仅有五六平方米,有了两个小孩后,根本就住不下。王利军深有体会地说:“你看我的新家又宽敞又整洁,到了冬天还有集中供暖,这比原来强百倍啊。俺真是沾了新农村建设的光啦!”
  据悉,浆水村共有村民600多户、2100多口人,受地理位置局限和历史原因影响,居住密集,许多户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有的巷子不足1米宽,村民买个大件商品很难搬进家门。为了解决村民的居住困难和改善居住环境,在全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下,从2009年开始,浆水村村委会先是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又在该村村南、紧邻公路的繁华地段,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起了居民楼。到目前为止,该村共有30多户搬进了新楼,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王卫良是浆水村比较大的苹果种植户,从2005年开始种植富士苹果15亩。刚开始的一两年,由于销路不畅,每亩效益只有2000多元。2009年,在浆水村主任马克剑的带领下,浆水村成立“邢台县夷仪山果品专业合作社”,王卫良作为第一批社员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首先加大了对农户的技术培训,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等传授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了果品品质;其次,合作社注册了‘夷仪山’牌商标,对社员交上来的苹果,按照果品直径大小进行分级筛选。据了解,对苹果除了去柄,还要求分拣、分级:果径75毫米以下的全部剔除;凡是装箱的苹果必须大小一致,果径75毫米的属于大众系列,每箱10公斤;果径80毫米、85毫米、90毫米的属于精品系列,每箱的装放量分别为30个、22个、16个。分级以后,精品苹果每箱能卖到130多元。王卫良高兴地说:“原来苹果混着卖,一斤顶多3块钱,而通过分级筛选后,一个精品苹果就能卖上五六块呢!现如今,俺一亩苹果轻轻松松就能赚上6000多元。”
  邢台县夷仪山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克剑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的社员已经发展了531户,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年总产值1200万元,年实现利润200多万元。今年我们投资1400万元,正在建设一座容量5000吨的果品气调库。建成之后,这将是浆水镇惟一的和最大的冷库。这样一来,我们的苹果就能灵活调配上市时间,进一步提高社员的种植效益。今后我们村的目标是建成1600亩优质苹果、6200亩板栗基地,以合作社为龙头带动,使村民增产增效,在现有的基础上人均至少增收1000元。”
记者感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浆水镇的每一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果品专业合作社,但是这些合作社规模还是太小。合作社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合作,更多的时候都是各自为战,甚至充满了竞争。浆水镇原党委书记马聚林直言不讳地说:“今后我们要在培育大型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引进‘外援’和‘竞争机制’,要让大家时刻感到‘狼来啦’,形成一种发展的紧迫感和原动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引导合作社更好更快地发展。”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所徐国良研究员建议,现在浆水镇走的是以销售鲜果为主的路线,这样的缺点是,果品集中上市,相互竞争、相互压价,种植户的效益在现有基础上很难大幅提高。解决这一发展瓶颈的最好办法就是培育当地的龙头企业,开展果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苹果、板栗种植的附加值。在此过程中,希望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积极引导、多多服务。
  另外,新房老宅的强烈对比,对我们也是不小的触动。浆水村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新农村建设上既做出了成绩,又顺应了民意。用“小城镇建设”定义浆水村的发展也许更为妥当和准确。

 

编辑记者再驻村日记之元氏篇

专业合作社成了薯农的主心骨儿

■本报记者 甄永健 韩双志 胡洪月 张灵

联系村:
石家庄市元氏县苏阳乡东城乡村
读报用报情况:
发展1个读报用报示范村
小组成员:
甄永健 韩双志 胡洪月张 灵 袁春健
出场专家:
张松树
驻村时间:
2011年11月15日


  元氏县苏阳乡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处,也就是课本上说的丘陵地带,属浅山区。这里既不生产“元氏四宝”,也不是“粮仓棉海”,在辛勤智慧的乡亲们的耕耘下,“红薯之乡”的名声近些年越来越响亮。
  李雪民,男,苏阳乡东城角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不善言辞的他竟是358户农民合作社的当家人,红薯深加工——薯片生产的先行者。近日,这位“红薯大亨”在储存红薯和红薯深加工等方面遇到了难题。
  2011年11月15日一大早,记者和专家一行6人,驱车前往石家庄市元氏县,探亲寻根到苏阳乡东城乡村,为李雪民的民兴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当地薯农请专家上门,送技术到户。本报“读报用报示范村”新成员——元氏县张掖二村,闻讯也派读报代表过来,一起参与了我们的驻村活动。

邻居愁销路喝了农药
雪民下决心成立协会
  李雪民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高中毕业后,他便接过父亲的锄头开始了普通农民的生活,并早早地娶了妻子李志芬进家门。
  那是2005年春节前,邻居李双林的妻子喝农药差点丢了性命。他家的一万多斤红薯全部烂在了储藏窖里,妻子承受不住打击寻死觅活趁人不备喝了农药,多亏抢救及时捡回了性命。按照过去的方法,收获红薯入窖储藏时双林也采取了必要措施,然后他就外出打工了,直到临近春节才回到家里,妻子在家平时曾经小心翼翼地查看过几次情况,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他们准备卖个大价钱好好过年时,才发现辛辛苦苦种植存放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尽管双林没说过头话,但他低垂的头和长长的叹息,还是差点让妻子走上了不归路。
  看着自小一起长大的伙伴的痛苦表情,听着平时在一起有说有笑的邻里好友的嚎啕大哭声,雪民两口子的心碎了,从此他们做出了令很多人大吃一惊的举动,放弃皮毛生意,联合乡亲们成立红薯协会!
  过去种红薯主要为解决温饱问题,后来逐渐做加工,主要制作粉条、提取粉芡,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增加,红薯的销路成了大问题,本地粉条等加工生产仅仅能消化掉一少部分,面对堆成山的红薯,土里刨食的乡亲们发了愁。
  吃,吃不了。扔,舍不得。要么卖出去,要么存起来。卖得早了价钱低,卖得晚些能赚钱,可是如何存放还是难题。乡亲们一年到头的希望全寄托在红薯身上,要不是这样双林的妻子也不至于寻短见啊。
  见多识广的李雪民夫妇,凭着山里人的质朴善良品格和忠厚侠义心肠,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联合几位挚朋好友,开始了为乡亲们寻销路,觅技术,解难题,共致富的辛劳奔波之旅。2006年,由李雪民牵头,农民自发组织的红薯协会成立了,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千方百计为红薯种植户联系销路。李雪民凭借着过去做生意的人脉关系,迅速地打通了内蒙、山东等几条销售渠道,远方客商的大汽车开进了小山村,打破了以往的沉静,一沓沓崭新的钞票让乡亲们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零散经营有诸多不便
专业合作社呼之欲出
  2007年的收获季节,邢台过来了几个收购红薯的商人,他们的出价明显高于以往客商,只是不能当场支付全部货款,余款要等回去后才能打过来。有不少心急的人家禁不住诱惑,与客商达成了协议。可是,事后左等右盼就是不见货款的影子,再也沉不住气的人们找到了李雪民,他二话没说叫上两个伙伴就去了邢台。可是人找到了,钱却要不回来,那家加工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已经破产。欲哭无泪啊!
  邢台欠账风波,让李雪民和红薯协会的几个人下决心要把组织发展壮大起来,经过酝酿,位于元氏县苏阳乡东城角村的元氏县民兴农业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经过2008年试营业,于2009年5月经元氏县工商局审批注册登记正式成立。并于2010年8月通过国家工商局注册,荣获“薯利”牌红薯系列食品专用商标。
  该社辐射红薯种植面积5万余亩,覆盖周边12个村,入社人家现有358户。红薯是当地的龙头产品,年产红薯达13万吨。该社遵循建一个组织,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宗旨,坚持面向三农,以农民脱贫致富为根本。他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依据当地大面积种植红薯的优势资源,引领农民走致富之路。
  李雪民深知技术在红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他四处奔波,跑县里、市里、省里,诚心诚意向有关专家讨教,他的真诚感动了很多人。在合作社的协调组织下,成功为广大红薯种植户举办了各种讲座。
  此外,雪民还竭尽自己所能为种植户在其他方面策划谋利。
  2009年冬至2010年春,合作社还与山东、保定、邢台等地红薯经销商联系,为12个村红薯种植户高价销售红薯鲜块4万多吨,使农民增收达80多万元。
  李雪民的名字深深地烙进了乡亲们的心中。
红薯受冻全烂啦
改进技术解难题
  2009年来得太早的那场大雪,给了李雪民新的启发。漫天遍野的大雪带给红薯产区人们的不是诗情画意,来不及收获的红薯,全被深深地埋在了雪中,等能够收获时,让人们目瞪口呆痛心不已的残酷现实摆在了眼前,红薯因受冻大多已烂掉!
  李雪民想,既然合作社是我们农民自己的组织,是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桥梁和纽带,为民排忧解难就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何不想法实现大面积机械操作呢?这样,既有利于农民增收,又有利于土地流转,还能使合作社向土地集中规模种植的良性方向有序发展。
  2010年4月20日,李雪民到国际薯业博览会上参观考察,联系有关部门,采购了一台红薯种植、收获专用机械,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今后若能推广,将有效解决一家一户用步犁收获费时费力问题,还能降低收获创伤度,解决大量受创伤的薯块不能入窖,不可久存的难题。
  红薯的繁植、栽培、种植、管理、收获及贮藏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逐步解决后,李雪民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因为他内心并没有感到满足,用他的话说:这些从根本上没有让我们山区人民脱贫致富,这也只是我们在红薯致富路上才走出的第一步而已。于是,李雪民开始了大胆的探索,尝试进行红薯深加工——烤薯片。
  通过反复尝试,烤薯片生产顺利进行,营养丰富、甜脆可口的“薯利”牌烤薯片走向市场。
  创业的收获更加坚定了李雪民带领群众走好红薯致富路的决心。他又开始谋划着怎样扩大生产规模,如何尽快实现机械化薯片生产,为了元氏薯片能走向全国,李雪民和合作社伙伴一直在奋斗着!

记者感言:

让走出去成为习惯

  “俺本以为专家们就光会看书,没想到红薯贮藏知识比俺们种地的懂得还多哩!”石家庄市元氏县苏阳乡东城乡村50岁村民李芹夕说。当天一早,她便到了合作社清洗红薯,看到我们的驻村小组走了过来,见我们的专家询问她贮藏红薯的情况,李芹夕爱搭不理,心想“他们懂什么啊?”,等听完专家讲解红薯贮藏良方后,对我们这个驻村小组“另眼相看”。当时记者坐在李大姐旁边一起听课,她不好意思地转向记者说:“刚开始真对不住,俺以为你们就是来看新鲜的呢,没想到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实用知识。”
  据了解,东城乡村有着四五十年种植红薯的历史,红薯种植在东城乡村已初具规模,家家户户种红薯,红薯种植也成了该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此次驻村正值寒冬,红薯都出了土,入了窖。别以为薯农们这下就安心了,其实这只是老百姓忙碌和担心的开始。编辑记者跟随合作社成员进入红薯贮藏地窖,那是红薯越冬的大温室。
  坐上地窖电梯进入地下9米,到了窖底,满眼都是红薯。从李雪民那得知,这个地窖是当地最大的红薯贮藏地窖,120米长,6000多立方米,可贮藏红薯达百万公斤。当初挖这个地窖的时候,工人日夜劳作挖了4个多月。地窖之大让我们震惊。更让我们震惊的是,工人们要将这些红薯一袋袋地放置进来,那也是一项大工程啊!
  当时的红薯还没有到休眠期,要自发热将近1个月的时间。地窖本身温度就高,再加上红薯自身发热的问题,这给红薯贮藏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们驻村一行带去的专家张松树老师现场说法,在露天大院里开设了“科技讲堂”,从温度控制和地窖合理设计,以及病情如何防治等问题上做了详细解答。这种面对面的专家答疑,不是每一位薯农都有机会接触到的。
  “红薯光长秧,结果少怎么办?”“肥料如何喷?”“红网子病如何防治?”“贮藏红薯时,如何防治黑皮病”“红薯生了芽子怎么办?”……从红薯窖里一出来,闻讯赶来的薯农们又把专家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合作社大院里又临时开设了一个科技大讲堂,天气虽然很冷,但“老师”“学生”们的热情不减。很快到了吃饭时间,大家还舍不得散去……
  此次驻村,我们与老乡共同解决种植问题,共同探讨红薯发展……
  如果不走出去,老百姓永远都认为你是“高高在上”;如果不走出去,科技服务不会面对面、实打实地送到农民家中;如果不走出去,读者们也不会感受到远在石家庄,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在牵挂着他们……
  让走出去成为习惯,相信编读感情会更深。

 

编辑记者再驻村日记之曲周篇

张八郎寨有一套 创业路上唱新调

■本报记者 董志水 李月锋

联系村:
邯郸市曲周县大河道乡张八郎寨村
读报用报情况:订阅农民
报7份
小组成员:
董志水 李月锋
出场专家:
霍勇 白永强
驻村时间:
12月15日、22日

  12月22日清晨,笼罩在田野上的雾气,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正在变薄变淡。时值一年中最冷的冬至节气,我们带着河北农民报编辑记者驻村“走转改”的任务,由曲周报友俱乐部报友刘树敏、王振勇带路,来到曲周县大河道乡张八郎寨村。
  按照一些村民的说法,张八郎寨是冀南平原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子,全村1573口人,2300亩耕地,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村里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好多工作都不好开展,这跟别的村没什么两样。“要说特殊,大河道乡在曲周县最南部,张八郎寨又在大河道乡最南端,出了村子再往南,就到了肥乡县地界。”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张八郎寨在曲周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村。
  而在村主任田洪奎和包村干部、大河道乡党委副书记范俊兴眼里,尽管有些工作确实不好干,但“就在这两年,一些头脑灵活、眼界开阔的村民的创业新调唱得劲头足着呢!不信,你就跟我去看看!”两人异口同声地对我们说。


豪康炉具:
温暖冀南的企业调
  走进冀南豪康炉具厂,只见满院放着生产炉具的白铁皮卷,几位工人正在一台台机床前忙碌。裁片、轧筒、装炉心,几道工序下来,十来分钟的工夫,一个水桶状的蜂窝煤炉子就做好了。
  厂长田建英告诉我们,现在厂里正在给河南的客户赶一批活儿。“像我这样的炉具厂原来曲周周边的几个县也有,可这两年他们嫌利润低,开始在我这里贴牌生产,产量慢慢地都集中到我这里来了。去年,我给炉具注册了‘豪康’商标。”“曲周附近的鸡泽、永年、广平、肥乡、邱县等十几个县差不多都用这里出的炉子,可以说是冀南炉具温暖冀南。”曲周报友俱乐部会长刘树敏的话让在场的人都笑了。
  笑声中,我问田建英:“别人嫌利润低,你就不嫌吗?”田厂长一边给我们介绍厂里各种机床的名称、功能,一边掰着手指头念叨起了他的生意经:“一是销量有保证,薄利多销,一年大概能生产十几万台吧,往北能销到邢台的沙河、巨鹿,往南到山东聊城、河南安阳;二是我新添置的设备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三是原来从外面采购的炉心现在我自己能生产了,也可以节省一部分成本;四是开发新产品,我现在生产的一种精品炉具,增加了热水器和烤炉的功能,卖得也不错。”“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对炉子的要求也高了,不仅要满足做饭和取暖要求,还得干净卫生。别看现在厂里人不多,忙的时候需要二十多名工人呢。”大棚平菇:
变废为宝的种植调
  离开豪康炉具厂,我们来到村西的一片简易塑料大棚区。
  村主任田洪奎介绍,这是今年几户村民合股建的平菇种植大棚,占地16亩,一共有20栋。“说起来种蘑菇跟咱们刚看的炉具有直接关系。”原来,村里群众取暖做饭都用上了炉具,地里收下来的棉柴、玉米轴没了用处,只能堆着烂了。后来村里来了收购棉柴和玉米轴的。人们感到奇怪,这废物玩意有啥用?一打听才知道人家是把这些秸秆粉碎了做袋料种蘑菇。以颜亭岭为首的几户村民一合计,人家能干,咱也能干,就合伙投资搞起了大棚平菇种植。
  说话间,正在棚里忙活的颜亭岭迎了出来。据他介绍,建棚一共投入了70多万元,因为是第一年种,怕技术不过关出问题,20个棚只有8个棚种了菇。“现在采到第二潮了,都是送到本地市场销售。现在一斤能卖到2.1元。有赚头!”至于赚头到底有多大,老颜没有透露,看得出来,他的信心很足,因为“马上剩下的棚也要投入生产”。
肉鸭肉鸡:
短平高效的养殖调
  12月22日,时近中午。
  我们和应邀来为张八郎寨村肉禽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的石家庄九通药业养殖专家白永强,来到村西田红朝的肉鸭养殖棚。
  大棚内杆柱林立,中间一条狭长的过道将大棚一分为二,两边是类似大通铺的离地50厘米左右的丝网,上面一群群乳黄色半大鸭子看到我们走近,不再吃食或饮水,嘎嘎地叫着,扭着腰身远远地避开,然后又伸长脖子,好奇地看着这几个不速之客。那样子让我们忍不住举起相机接连按下快门。
  田红朝告诉我们,今年是他第一年养肉鸭,现在是第三茬,“我养的品种叫樱桃谷,这个棚总共800平米,养了4500只。再过七八天,这一批就可以出栏了,我正在联系鸭雏和饲料,准备补栏再来一批。”
  张八郎寨村率先搞起肉鸭肉鸡养殖的田玉祥告诉我们:“肉禽养殖在村里发展最快了,去年我带了个头,到今年已经吸引了6户加入。”在田玉祥看来,养殖肉鸭肉鸡,是一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肉鸭40天左右出栏,肉鸡45天左右出栏,一年可以养6~7批;这里离馆陶(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之一)很近,销路基本不用发愁;出栏的肉鸭、肉鸡每只纯利润1.5~2元,一年下来赚4万属正常,管理得好拿5万也不成问题;一个棚投资7~10万元,可以用七八年,一般两年即可收回成本。据他介绍,村里养的大多是合同鸭合同鸡,即走订单,市场风险小,但利润空间也小。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市场鸭市场鸡,按市场价引进雏苗,按市场价出栏销售,这种方式风险大但利润空间也大,“赚钱的时候赚得多,赔钱的时候赔得也惨!其实话说回来,干啥没有风险,反正现在大伙积极性都挺高。”
  田玉祥的话,在我们接下来转的几个养殖户那里得到了验证:村民韩志岭昨天刚引进了一批“817”肉鸡雏,还有一个棚正在进行加温、消毒、防疫等工作,很快投入使用;田伟龙8天前进了13000只肉鸡雏,品种也是“817”,他还准备筹集资金再建3个棚。
  田伟龙说:“我的肉鸡出栏直接由山东德州的客户拉走,这一批人家要的规格大一些,得45天出栏。如果要求个头小,一个棚就可以养18000只,30多天就能出栏。”听着田伟龙大棚内鸡雏“啾啾”的鸣叫声,看着他脸上坚定的表情,我们不由得为他的干劲鼓掌叫起好来。
初始培训:
农民创业的充电调
  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说到未来的发展,大家都很关心如何扩大规模和筹集资金的问题。
  冀南豪康炉具厂的田厂长想扩建厂区,急需用地审批和资金。养肉鸡的田伟龙想扩大规模再建3个棚,投资要30多万,不知道从哪里能借到低息贷款。恰好大河道乡党委副书记范俊兴在乡里主管乡镇企业,他告诉我们:“对大家提出的这些情况,我将向乡党委政府提交书面报告,一定会尽快帮大家落实。”
  据大河道乡党委办公室主任王贵民介绍,张八郎寨村的创业新气象,已经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大河道乡正在实施一项名为“新型农民初始创业培训”的工程。“主要是对正在创业的农民和想创业的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用地、贷款等方面的政策辅导。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学院分别在曲周和大河道乡建有实验站和科研基地。可以说,在农技培训方面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型农民初始创业培训工程一定会为包括张八郎寨村在内的全乡农民致富发挥巨大的作用!”
记者感言:
新调好唱
还要唱好
  在韩志岭的肉鸡大棚采访完要离开的时候,大棚门上贴的一幅对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联是:闲人免进贤人进;下联是:盗者莫来道者来。不难看出,对联的作者一方面是出于养殖安全的考虑,不希望养殖管理活动受到“闲人”和“盗者”的破坏,另一方面则满是对懂技术、会管理的“贤人”和“道者”的渴望。一问,这对联就是韩志岭本人写的,而且他也坦率地承认,因为刚开始养肉鸡,确实对自己的技术心里没底。不仅如此,应我们邀请来为张八郎寨村传授技术的两位专家,更是直接指出了大伙在管理上急需解决的一些最最基础性的技术问题:来自河北省科学院的食用菌栽培专家霍勇认为,颜亭岭等人的平菇大棚里,由于棚内温度过低、袋料消毒或菌种脱毒等工作没有做好,部分袋料已经被污染,有的甚至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石家庄九通药业的畜禽养殖专家白永强说,田红朝的肉鸭棚通风不畅,棚内氨气浓度过高,容易导致肉鸭呼吸道疾病;而韩志岭的鸡雏棚湿度太低,另外鸡雏进棚时,他根本没做挑鸡工作,一些体弱、个小、残疾的鸡雏很容易造成疾病传播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因为本职工作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的涉农科技报道中,每年都会看到很多从事种养业农民的起起落落。其中的原因固然复杂多样,但总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自身管理技术不过关,说严重点就是倒在了自己的枪口下。纵观种养业,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些总是能收获财富和成功的人,一定是严格地按照科学技术进行管理的。具体到张八郎寨村的这几位“种养先锋”,很明显他们还缺乏足够的技术知识储备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专家们所说的“不堪设想的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这一点,值得所有像他们一样的农村创业者警醒。新调好唱,但要唱好并不容易。如果他们失败了,不仅是个人投资和辛勤劳作的付之东流,毕竟,在他们身后还有更多农民刚刚燃起的希望会戛然而止。
  值得庆幸的是,大河道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已经发现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通过组织新型农民初始创业培训,提高像张八郎寨村这些新创业门路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夯实他们的管理基础。衷心希望,大河道乡新型农民初始创业培训工程能快点见效,越快越好,越好越好!

 


编辑记者再驻村日记之武安篇

大棚外的新闻也值得一说 

■本报记者 李月锋 李凌云 韩双志

联系村:
邯郸武安市东寺庄
读报用报情况:订阅农民
报15份
小组成员:
李月锋 李凌云 韩双志
出场专家:
姜京宇 刘晓东
驻村时间:
11月19日~20日

  邯郸武安市有这样一个村庄,新颖的别墅前老人聚在一起叙旧话新;公园广场上,一群群孩子在“咯咯咯”地荡着秋千;村办中学里,不时传出琅琅的读书声——这是邯郸武安市西寺庄乡东寺庄村的一个缩影。
  11月19日~20日,本报驻村记者与农业专家一起来到该村,送技术、送服务,受到全村父老乡亲的热烈欢迎。


  东寺庄位于武安市城西北15公里处,全村共有670户、2392口人、耕地1850亩。由于地下储藏着铁矿资源,该村曾是以矿业开采为主的工业村。村民依靠开采铁矿石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过上了“住楼房、走平路,年年发着福利费”的小康生活,土地一度被撂荒,农业地位十分薄弱。2008年,村两委班子反复研究决定,走“以工促农、地下(挖矿石)转地上(种蔬菜)、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根据人多地少的村情,决定发展大棚菜种植,由村集体投资统一建大棚,再租给村民种植;成立蔬菜大棚合作社,实行分户种植、统一管理、统一购销的种植模式,使蔬菜产业迅速壮大起来。
  如今,东寺庄万乐蔬菜种植园区有温室大棚150余栋,种植蔬菜达10类30多个品种,建成了集“科技+养殖+自动化育苗+绿色蔬菜生产+分级包装+统一配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省内一流的农业科技园区。去年产各种蔬菜300万公斤,创收55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260余户农民种菜致富,人均增收2100元。
  看了上面的背景介绍,农民朋友肯定会说:“这有啥新奇的,不就是蔬菜大棚吗?俺周围就有很多。”其实,我们在东寺庄走访了两天时间,发现许多与众不同之处,现在,俺们就给你说一说:

分菜
  上了年纪的农民朋友都有分菜的经历。一提这个词儿,马上联想到生产队的时候,生产队按户大小,根据人口多少,一口人多少斤菜,用称分成堆儿、写上名字。收工后,各户将自己的“菜堆儿”背回家,这是当时分菜的情形。在很多村,分菜已经成了记忆中的往事。
  11月19日,记者在东寺庄又听到分菜的事。该村党支部书记白拴贵说:“村上每星期给村民发一次菜,西葫芦、青椒、西红柿、白萝卜、芹菜等好几个品种搭配好,也是按1口人多少斤往下分。不过,俺村给群众分菜叫发福利。”
  19日这天是“分菜日”。记者来到位于蔬菜交易市场的一个房间里,村干部正在拿菜、过磅、登记。一位村干部说:“不用排队,谁来了就给谁称,菜都是村里种的,保证够用。再说,分菜搞了一两年了,大家都成了习惯。”
  在现场,记者看到村民李香书分了30多斤芹菜、萝卜、白菜和西葫芦,拎了一大袋子,说:“一次分了这么多,吃不了就给外村的亲戚家送,俺村分菜亲戚也跟着沾光。”

培训会
  这次“走基层”活动,报社特邀河北省植保植检站研究员姜京宇、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东等一同前往,想给农民送点技术。19日上午,我们深入到20多个大棚里“把脉”,将集中培训定在了下午,地点是村委会办公楼4楼会议室。
  在村委会餐厅吃便饭时,我们反复问合作社经理、村委会会计石现岐“有多少人参加?”他不假思索地说:“人很多,会场就坐满了。”
  我们将信将疑。因为这几年经常在农村看到“专家讲课”的场景,尽管有的村大喇叭广播了一遍又一遍,可村民来得并不多。有时候十几个人围着专家听一听,就算“技术下乡”了;如果听课的村民能来到五六十人,就算“满员”了。因而,我们心里忐忑不安,生怕人来少了,培训会气氛不浓,冷冷清清的。
  下午两点,我们和两位专家走进了4楼会议室,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了:会场里坐了165人,而且一人一个座位,前后坐得整整齐齐。尤其是前边三四排,没有一个空座。说实话,就跟县里开“两会”或者三干会一样,显得很隆重。“这是不是村干部有意安排的?”记者问坐在前边座位上的农妇郭利霞,她说:“这座位是抢来的,谁来得早了坐前边,所以我1小时前就来占座了。”她说,坐在前边一是听得清,二是能给专家提问题。
  培训会原本安排了两个小时,因为村民提出各种各样的种植技术问题,两位专家不得不轮番上台解答,只好又延长了1个半小时。
  村民为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这么高?石现岐说:“这跟我们的管理模式有关。我们将大棚蔬菜园区分成了6个生产组,每个组有组长、副组长,负责技术、管理、生产等事务,组与组之间有评比、绩效考核等。每个组谁也不愿意落后,都扌票着劲儿学技术、抓管理。所以,村里一说下午请专家搞培训,各个组长自己都把人召集过来了,而且谁都愿意把自己棚里的难题说一说,请专家指导指导,你说,人咋能来的少?”

清洁工
  由于记者职业的特点,曾到过各地许多蔬菜种植园区,但为蔬菜园区配备清洁工还是头一回听说。
  园区建了150多个大棚,区内十几条道路,纵横交错,棚与棚之间的距离适中,尤其是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一个垃圾收集点,烂菜叶、菜根等都放在垃圾池里。应该说,整个园区的干净程度比许多文明生态村的街道还要干净。记者在园区大棚外观察了一两个小时,几乎没有发现一片烂菜叶、一截儿碎秸秆,更没有堆积的农作物下脚料等。那么,烂菜叶、菜棵哪里去了?
  村支书白拴贵说,村里为了确保园区清洁卫生,杜绝病害传染源,减少各种病害发生,村里专门为园区雇佣了两名清洁工,还配备了垃圾清运车。早晚两次打扫卫生,清理烂碎杂物,每天将清扫的杂物集中起来,运到几公里外的山后边。明年,计划在园区中间建造大型的沼气池,将收集起来的烂菜叶等放到沼气池里,让它们变废为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