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今我是这个家的天

首页 > 民事关注 > 浏览文章
时间:2011年12月20日  信息来源:admin   

  一个年轻弱女子,丈夫不幸离世,给她留下的是一双年幼的孩子,瘫痪的公公,有病的婆婆,13万元的外债。
  如果换一个人,相信她会选择离开。
  冯双,这个弱女子,却做出了让常人不可理解的选择,她留了下来。虽然注定了今生的奔波劳碌,但她的付出换来了一个家庭的重生和幸福。
记者手记:
  高龙潭村是个富裕的村子,村内企业众多,二层小楼随处可见。冯双一家那三间破旧的房子在一片青砖红瓦的楼房中显得那样寒酸。
  记者和冯双在院中闲聊,两个孩子跑进跑出,时不时地发出阵阵欢快、稚嫩的笑声,孩子还小,对大人经历的种种苦难没有丝毫体会。
  冯双语速很慢,但目光中透出对未来生活的自信。
  记者临走时,留下了100块钱,冯双死活不要,追到了门外。“那是给孩子的,买点零食,别难为了他们。”
  祝福冯双,祝福这个好心的女人。
一、曾经很幸福
  我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中专,学的是计算机专业。那时候上中专可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国家负责分配工作。可人算不如天算,等我毕业时,国家把我们这批毕业生推向了市场,让我们自谋职业。
  中专毕业后,我开始四处打工。2003年,认识了在网吧做网管的阿亮。阿亮和我是沧州老乡,家也是农村的,经济条件很差,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
  也许是同命相怜的缘故,也许是今生注定要和他结为连理,我俩很快从相识相恋发展到热恋。我们感情很好,他细心、开朗、幽默,对我更是百依百顺。
  两年后,我和阿亮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阿亮家很穷,在他们那个村里算是困难户,可谓家徒四壁,三间砖包皮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在周围一片二层小楼的映衬下显得异常寒酸,父亲十多年前因脑出血瘫痪在床。
  其实我父母非常反对这门亲事,主要是怕我过去受苦。我说,我嫁的是阿亮,是这个人,不是他的钱,我不在乎他家穷。
  婚礼办得异常简单,我甚至连彩礼都没要。
  婚后不久我便怀孕了,阿亮便不再让我出门打工,重活、累活也从不让我干,我像个骄傲的公主似的被他宠着。
  幸福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转眼我和阿亮结婚6年了,两个儿子相继降世。虽然日子依然清苦,但我觉得一家人和和睦睦地过一辈子也是一种幸福。
  但这种幸福在2011年1月17日戛然而止。
二、幸福总是太短暂,爱我的那个人永远地去了
  那是个很普通的日子,我带着孩子正住娘家,下午阿亮打来电话,说晚上要去盐山县城,有朋友请吃饭。我嘱咐他说:“少喝点酒。”
  晚上打电话,阿亮始终不接,我隐隐地有些不祥的预感,但很快被自己否定了。也许他喝多了,住到朋友家了,他曾经有过这样的“劣迹”。
  惴惴不安中,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便有人砸门。打开门一看,是婆家村的村主任和一个邻居。我的心咯噔一下子,肯定是阿亮出事了!村主任说:“冯双,你老公昨晚出车祸了,现在在医院,你赶快收拾一下,去看看。”我问:“严重吗?”“没事,你去了就知道了。”村主任含糊地回应着。
  当时我没敢往坏处想,认为可能就是伤着了。我跟父母打了个招呼,匆匆地赶往医院。
  到医院后,村主任却径直把我带到了太平间。我看到阿亮时,他正静静地躺在床上,身上盖着白布,他死了。
  我呆呆地走到床前,掀开白布,看到他的面容,然后我便晕了过去。我最后一个念头就是:你为啥不把我也带走啊?!
  在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始终不相信他死了,总觉得他仍会回来,轻轻地推开院门,喊我的小名。
  出殡那天,我拉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天昏地暗,很多乡亲们都掉泪了。
  唉,无论我怎样痛苦,怎样不舍,阿亮也不会复生了。
  听村主任说,阿亮那天晚上喝完酒后,借了朋友的一辆车回家,车在半路上撞上了一块石碑,人从车上飞出去后,头磕到了石头上。因为是酒后、没有驾驶证,车主、保险公司一分钱都没有赔。
三、面对千疮百孔的家,我毅然选择了留下
  阿亮走了,给我留下一副烂摊子,俩孩子一个5岁,一个3岁,婆婆因为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打击,精神有点不正常了,公公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另外,家中还有13万元的外债。
  怎么办?我一片茫然。离开吗?其实离开是最好的选择,我最爱的人已经走了,这个家还有什么留恋的吗?类似的情况周边村也曾发生过,即便我走了,别人也说不得闲话。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我扑灭了。如果我在,这就是一个家;如果我走了,这个家就得散了。
  丈夫死后不久便是春节。这个春节对我说没有任何喜庆的色彩,静静地搂着两个孩子,听外面喧天的鞭炮声,看窗外绚丽的烟花,眼泪大滴大滴地从我脸庞滑落。两个孩子也许感受到了什么,依偎在我怀中一动不动。
  春节时,我回娘家。我姑姑知道了我的事情,也赶回去了。我从小跟姑姑长大,彼此感情很深。
  姑姑见我之后,我们娘俩抱头痛哭。姑姑劝我:“咱不回去了,姑姑给你找个更好的。你想想自己这几年,享过福吗?咱不比有钱的,你过的日子连一般都跟不上。”我说:“姑姑,原谅我这次不能听你的,我必须回去,如果我不回去,那个家就散了。”
  姑姑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夜,但我始终坚持。
  姑姑本想让我父母做做我的工作,但我父亲说:“孩子已经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赞成她的选择,咱冯家的闺女不是冲着人家的钱去的。我支持她。”这一下把姑姑惹火了,她哭着说:“自己的亲闺女都不心疼,你们还有人味吗?你不心疼我心疼。”
  姑姑抱着我不撒手,不让我回婆家。最终还是父亲把姑姑拉开了,为此姑姑和父亲大吵了一架。
  我临走时,一家人默默地流泪,谁也不敢提我以后的日子。母亲拉着我的手,百般不舍,父亲说:“闺女,你走吧。你恨就恨你爹娘吧,你不能不回去啊!”
  我带着两个孩子转身走了,转身的那一刹那,看到父亲狠狠地擦去了脸上的泪水。
  虽然有很多好心人的捐助,但最终日子还得靠自己过。两个孩子都该上幼儿园了,但一个月三四百元的花销,让我望而却步。
四、留下意味着责任,留下意味着不易
  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的确不易。
  我像一只陀螺,每天早早地起床,很晚才睡觉,不停地劳作。
  婆婆是个瘦小的老人,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丧子之痛,精神出了点问题。我下地干活时,就带上婆婆和两个孩子,让他们在地头玩,自己干活。
  当地企业众多,基本没有闲人,大家都在厂子里打工。我因为家里事多,长期工干不了,只能打零工,工资很低。公公需要人照顾,我干一两个小时的活,就得回家一趟,看看公公是否需要喝水、喂药,心脏病、高血压是否发作。原来婆婆照顾,但现在婆婆“心散了”,照顾不了了,重担自然落在我身上了。
  靠我打工挣的这点钱根本不够家里的日常开销,平常照看孩子时,顺便捡些废品,补贴家用。走得近了,根本捡不到多少,只能往远处走。孩子累了,我抱着他慢慢走;自己累了,就和孩子坐在路边依偎着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寻找可以卖钱的废品。
  如今我是这个家的天,再难再苦也得挺着。
  看我每天没黑天没白天地忙,婆婆心情平静的时候便劝我:“孩子,是我家连累了你,你往前再走一步吧,我们不会怪你。你对我家的恩情我这辈子算是报答不完了,下辈子吧。你不用管我们老俩了,怎么凑合着也能活下去,你还年轻,我们不能拖累你一辈子啊!”
  我哭着说:“妈,我不走。你们的儿子没了,就当我是亲闺女吧,我给你们养老送终。”
  婆婆见我态度坚决,便经常跟邻居们说:“你们都帮着看着点,有没有想当上门女婿的。”
  我今年才30岁,如果说没有向前走一步的想法,那肯定不现实。但我肯定不会离开这个家,如果有想上门的,必须和我一起赡养我的公婆。
  对我来说,结婚不是目的,因为两口子过日子过的是感情,目前我家太穷了,太困难了,如果有人上门,第一对人家不公平,一进门就背着这么多的债务,养着俩小的,还有俩老的。第二,当前这个状态下,生活压力太大了,每天都得为自己的吃饭问题打拼,哪有时间培养感情啊,没有感情日子过着还有啥劲啊?
  我想自己先撑着熬过这段再说。
五、在坚持之后,我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当前社会,很多人都说“世道变了,好人少了”,但自我家发生了这事以后,我发现,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啊。
  其实压在我心头的,并不是两个年幼的孩子、病中的公婆,而是那13万元的借债,那是丈夫去世前后留下的。
  我有一个账本,上面记载了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和事,有的给粮食,有的给钱。
  我想还,因为这都是一份份的人情,如山般沉重的人情,如果不还,我一辈子也不会开心。
  目前已经还了一部分,但因为收入太少了,只能一百、二百地还。但很多乡亲们不要。可能是他们看我可怜,有时我上门还钱,他们都把我“推”出门,没有办法,我只能扔下钱就跑。
  这半年多的时间,我已经还了2000多块钱了。我知道,目前还的这点钱对于总数来说,微不足道,但我还年轻,我还能挣,这一笔笔的欠账,都在我心里记着呢。
  如今,我的事情经有关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很多好心人给我捐款、捐物,但我觉得别人的捐助再多,也只能是输血,对我这个家庭来说,只能是暂时的,我有手有脚,这么年轻,不能指望别人救助咱一辈子。
  我想做点小生意,自己“造血”,养活一家人,重新开始幸福生活。

  如果您想帮助冯双,请拨打电话15831880234,地址:盐山县边务乡高龙潭村

  感谢盐山县报友俱乐部会长王洪胜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