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下养鹅塘养鱼 循环农业促增收

首页 > 种植参谋 > 浏览文章
时间:2011年12月13日  信息来源:admin   

本报通讯员 李瑛 杨柳青 崔扬 崔静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原本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名句,而今却成为唐山迁安市杨团堡村真实的风景。据悉,近年来,该村在正农鹅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印明的带领下,开展林下养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砖”老板转行养鹅
  起初,马印明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年产2000万块的机制砖厂,年收入400万元,但砖厂消耗资源,干了两年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转行。2003年,国家鼓励退耕还林,马印明一下承包了村北500亩沙滩地,栽上了万余株速生杨。2008年,杨树已有碗口粗。站在林中的马印明开始寻思,能否在这片树林里做些文章?一天他看电视,了解到养鹅是一个朝阳产业:民间素有“无鹅不成席”之说,鹅肥肝更是高档佳肴,鹅绒制品也很受青睐。于是,马印明下定决心,利用林阴地养起了肉鹅。
  说干就干,2007年9月,马印明奔赴辽宁、山东、天津等地,考察鹅的品种,最后选定驯养周期短、产蛋率高的辽宁昌图豁鹅进行养殖,并注册成立了迁安市日月明牧业有限公司,搞起了孵化、育雏、屠宰、饲料等产供销一条龙生产。
门外汉成“土专家”
  鹅未进场,技术先行。为掌握养鹅技术,马印明从书店买来了养鹅技术书籍、光盘,挤出时间边学边干。2008年10月,他还选派了4名员工到中国农业大学系统学习养鹅技术。垒砌围墙,搭建遮阴棚与鹅舍,建设饲料车间……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今年4月15日和27日,以每只12元的价格分两批购进1万只雏鹅。从此,马印明把家搬到了鹅场。为尽快掌握养鹅要领,今年5月,两次从“鹅乡”重庆请来专家现场指导。从万只雏鹅进场那天起,他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从天气、气温、配比饲料等细节记录,有条不紊。“一旦出现异常,以便有案可查,及时补救,二来也好总结经验。”面对这“千军万马”,马印明可不敢有半点马虎。
  “一切都要打提前量,雏鹅出壳前20天是防疫关键期,之后只需做好常规防疫,基本没有啥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观察,马印明俨然成为了养鹅行家。看着成群结队、鸣叫声声的鹅群,马印明脸上充满了自信。
合作社带富乡亲
  养殖场步入正轨后,马印明又开始琢磨着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经过一番考察后,他启动了“公司+农户”的模式,注册资金40万元,成立了正农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完善建设了种鹅养殖舍区、商品鹅养殖舍区、育雏舍区、孵化车间、饲料加工车间、屠宰加工车间,实现了养殖产业规模化。合作社成立后,马印明自己出资2万元专门购置了摄像机、投影仪、音响等器材,对社员和农民开展免费培训,为大伙提供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在此基础上,合作社按照“以合作社为中心,以鹅产品深加工为龙头,以科学技术为后盾,进一步加强社农合作,扩大合作社的服务群体”的总体目标,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合作社从初期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50户,投资额从40万元增加到600余万元。
循环农业促增收
  “通过林下养鹅把草就吃掉了,而且把草变成肥料,这样就促进了树的生长,也减轻了养鹅的成本。鹅离不开水,我又在林里建了两个大池塘,池塘里还可以养鱼呢!”马印明看到一天天长大的鹅开心地告诉笔者。
  在树下养鹅,在水里养鱼,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形成了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经过几年的摸索,马印明在实践中总结出“林-草-鹅-肥-粮(菜)、林-池塘-鹅壮-鱼肥”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当地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现在我们的鹅苗,深受市场欢迎。我们通过空运的方式,已经将鹅苗远销到河南、四川等地。下一步,我们还计划投资2390万元,扩大养殖和加工规模,达到年孵化雏鹅150万羽、出栏商品鹅140万羽,实现销售6750万元,利润1300万元,带动当地农户800户,基本实现助农增收600万元以上的目标。”谈起未来的发展,马印明信心满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