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记者探访行唐县俩村:空荡荡的图书室 农村娃只想要本书

首页 > 图话三农 > 浏览文章
时间:2011年11月08日  信息来源:admin   

记者探访行唐县俩村:空荡荡的图书室 农村娃只想要本书

■行唐县故郡小学的图书室中,仅有的一排书架上只摆着一些循环使用的课本,没有孩子们最喜欢看的课外书

5毛钱的《七龙珠》漫画,没了封皮,卷起的书页怎么压都弄不平……行唐县北河志和小学四年级学生张雄在县城买了这本书后,很快被班里的男孩们传阅,然后被看得面目全非。

本报推出“送书下乡”公益活动以来,记者走访行唐、赞皇等地,发现有不少小学存在图书室图书不足、课外书种类单一等问题,导致很多渴望知识、喜欢读书的孩子们没有书读。众多爱心市民和企业慷慨捐书,目前已有1万多册爱心书送到赞皇、行唐4所学校的孩子手中。

近日,记者再次走访行唐,选出北河乡北河志和小学和南桥镇故郡小学作为第三批河青读者“爱心图书室”建立点。

记者探访行唐县俩村:空荡荡的图书室 农村娃只想要本书

■贾丽蒙渴望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

记者探访行唐县俩村:空荡荡的图书室 农村娃只想要本书

■“班里最博学”的尤利泽,想看《三国演义》

■10岁了,她还不曾拥有一本童话书

一座红白相间的新楼拔地而起,这是行唐县故郡小学在“校安”工程时完成的一个重要项目。校长梁金强说,包括图书室、美术室在内的“十一室”都建在这座综合楼里,但是目前图书室里空荡荡的,仅有的一排书架上摆放着循环使用的课本。旧图书室里的部分书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早已跟不上教材更新的步伐。

当记者向孩子们询问课外阅读的情况时,张口就能历数课外书名称的孩子,全校也不过三五个。

贾丽蒙坐在故郡小学三年级甲班第一桌,今年10岁了,她还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读物。

“你没看过任何童话故事吗?”记者问。贾丽蒙猛地举起手,就像抢答一样兴奋,“看过!我看过《卖火柴的小女孩》!”

“你有《安徒生童话》?”贾丽蒙沉默了片刻,她用右手托着下巴,又摸摸头发,“那是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课文……”

贾丽蒙说,本家一个姐姐家有课外书,“我看过《一千零一夜故事》,以前常去她家,现在不怎么去了。”她并不爱跟那个“刁蛮”的姐姐玩,是因为她家有童话书才常去的。

“如果能有自己的童话书多好啊,我躺在被窝里都能看!”贾丽蒙说。

记者探访行唐县俩村:空荡荡的图书室 农村娃只想要本书

■付煜婧希望能有一本新的《白雪公主》

■看了哥哥送的水浒 他还想“三国”

“能有这些书,已经不错了。”在北河志和小学三楼的图书室,校长裴立龙指着四排书架说,2008年教学楼盖好后,全乡9个村的适龄孩子都来了,当时的图书室比学校的操场还要空荡。第一批图书通过爱心捐赠的活动送了过来,“后来上面又拨来了一部分书”,图书室的书架上才有了稀稀拉拉的书。

“我也听说过,城里低年级的小学生们读绘本书,高年级的孩子读国学。”裴立龙无奈地笑了笑,“我们这儿连老师们都没怎么接触过绘本故事……”

在北河乡北河志和小学六年级,尤利泽可以算是全班最博学的学生了。“我知道他看过特厚的一本书。”在同学们的夸赞声中,尤利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是我哥买的,《水浒传》。”

11岁的尤利泽说:“我哥今年走了,上了燕山大学。”有时,尤利泽会到学校图书室借书看,“看过故事书、作文书,觉得名著更好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三国演义》?”

“这孩子特喜欢看书,下课时常看书,有时还抱回宿舍看。”六年级班主任刘丽娜说,尤利泽看了以后还会给宿舍里同学讲。“这孩子的母亲去年因为癌症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他特别刻苦地学习,见了书就喜欢拿着看。”

记者探访行唐县俩村:空荡荡的图书室 农村娃只想要本书

■贾帅梦寐以求《铠甲勇士》漫画书

■她填补《白雪公主》 他梦想《铠甲勇士》

故郡小学,7岁的付煜婧穿着粉红色的棉衣,脚上蹬着小皮靴。当记者询问谁有课外书时,很多孩子把目光投向她。

付煜婧说,她是有课外书,可是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本。“那本《白雪公主》传看的人太多了,都旧了,七个小矮人出场的那几页早就掉了。”付煜婧说,很多同学看书看到缺页时,都是由她口头补充,填满那段缺失的故事。“如果我们能有一本新的《白雪公主》该多好!”

贾帅的语文课本上包着《铠甲勇士》书皮,铅笔盒上贴得满满的也是《铠甲勇士》贴画。

《铠甲勇士》,贾帅是从电视上看的,“上个月一直演来着,每天中午十一点演。”贾帅说,那些天中午放学,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一路小跑回到家,打开电视,可《铠甲勇士》已经演了一半了。

“听说《铠甲勇士》还有书呢,要是我有书的话就不用那么着急了。”贾帅说,他没办法控制动画片啥时候演,但是他能确定自己读书的时间。

■文/本报记者史晓倩 实习记者朱冬笑

■摄/本报记者张雅琳 王勇博

捐书活动继续进行

日前,《河北青年报》发起“送书下乡”活动,许多爱心读者为农村的孩子捐赠课外书,帮他们圆了畅读课外书的梦。目前,捐书活动仍在进行中。

记者探访行唐县俩村:空荡荡的图书室 农村娃只想要本书

■孩子们很容易满足,即使一本残破的漫画书,也能给很多人带来快乐

■捐赠方式

您可以直接将家中闲置图书送至本报前台,也可在本报“青生活”读者俱乐部论坛挑选出想要认购的图书,将书单与钱款一并送至本报。对于捐书人姓名、所捐书目,我们将及时上传至论坛,以方便您查阅。

■联系方式

捐赠热线:83865191、83830000。

   河北青年报社地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市内乘坐34路、40路、58路公交车,省出版传媒集团站下车即到。

■书目要求

您捐赠的课外书,最好是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向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类书籍或科普类书籍,而不是教辅课本和习题集。图书最好七成新及以上。

您将家中闲置课外书捐出,我们将联系爱心司机送书下乡,为村镇小学建“爱心图书室”。

记者探访行唐县俩村:空荡荡的图书室 农村娃只想要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