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品油改革或将缩短调价周期 下放定价权给企业

首页 > 图话三农 > 浏览文章
时间:2011年11月06日  信息来源:admin   

成品油改革或将缩短调价周期 下放定价权给企业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有关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据相关人士透露,很可能在年底推出的新机制除了缩短调价周期和调整挂靠油种之外,很可能还会将定价权下放给企业。

  主持人:此次改革是否让油价跟国际接轨,消费者是否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下面有请资深媒体人杨浪涛为我们做详细解读:

  杨浪涛: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的,在三年来的运行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市场和行政的双轨制来执行的。作为油价的制定者,发改委的初衷本是为了平衡消费者和三大油企的利益,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各方并不满意,发改委费力不讨好,两头受气,因此油价定价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发改委也乐意退到幕后,进一步弱化自己的角色,让消费者和油企有更多面对面的博弈,从而在油价的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关键的一步。

  主持人:如果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将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杨浪涛:首先,价格调整将会越来越频繁,跟国际油价的变化也会越来越紧密,这对于打击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将会带来有利条件。不过,一旦将定价权下放,长期来看,消费者不但不会享受优质的服务,反而油价会有所上升。

  实际上,在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运行的三年中,尽管涨多跌少,但发改委仍然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否则油价会上升得更高。很显然,资本都是逐利的,指望垄断企业放弃利润来贴补消费者,基本上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主持人:这样看来,不打破垄断,一切油价机制的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但对于垄断的打破,有人担心会削弱企业的实力,从而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杨浪涛:对于打破垄断油企的设想,有人曾用通讯行业来做类比,正是由于移动、联通、电信的竞争才让我们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但成品油市场跟通讯行业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对外依存度完全不一样,因此简单的类比不具有说服力。

  我觉得钢铁行业倒是具有可比性,截止去年为止,原油和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中国都在50%左右,同时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原料进口国,长期以来,钢铁行业的充分竞争让我们享受到了相对低廉的价格,也很少出现钢铁荒,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几乎所有企业都能较为顺畅从国际国内取得铁矿石等原材料,都能够直接面对消费者。

  钢铁和原油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什么钢铁能够放开,原油就不能放开。一旦成品油市场和钢铁行业一样能够形成充分竞争的局面,那么即使发改委一点不管,我们也会享受到更低廉的油价和更优质的服务。因此,说到底,打破垄断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是否有这个意愿,而在于我们是否有这个魄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