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公里坑洼路 数万村民“愁断肠”——“雄文公路”雄县段见闻

首页 > 舆论监督 > 浏览文章
时间:2011年11月06日  信息来源:admin   

□本报记者 张宝程
  短短18公里的坑洼路,大坑连着沟坎,犹如一条专业的越野车赛道。汽车颠簸起伏,使乘车人的屁股几乎一直悬在半空。记者求援而来的一辆四驱吉普车,也数次险些被陷在坑里。

  雄文线(雄县——文安)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从投入使用至今,从未进行过大修。这条路已经坏了近10年,沿途8个村庄的数万村民的出行受到严重影响。轿车不敢买,因为每年都有底盘被蹭坏的。即使买了轿车,到县城购物办事也只能掏钱绕行高速公路,要么绕行72公里走另一条公路。因为农用三轮车底盘高马力大,成了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葛各庄村有一个国家粮食仓库,村里的粮食市场一度极为红火,贩粮商户多时达到百余家。可现在,曾经盛极一时的粮食市场成了历史。破损的路不仅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也给当地村民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村民遇到突发疾病,眼瞅着龙湾中心卫生院就在不远处,就是到不了。甚至有孕妇还未赶到医院,孩子就生在了半路上。这段18公里的路,晴天时走完全程需两个小时,雨雪天基本断交。
  马务头等村过去曾经是有名的水果基地,因为路太难走,水果根本就运不出去。数千亩果树已经所剩无几,大部分果树被砍掉改种了玉米。
  原有的生意被迫丢弃,但有的村民很快发现了新的“商机”。雨天时有车陷在泥水里无法出来,个别村民的大型农用机械就派上了用场。本地车拉一次100元,外地车要二三百元是常事,有时甚至得500元才能走出泥沼。
  就该条公路,年年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搞提案,可是得到的答复都是“正在积极争取”。负责该公路养护的保定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雄县养路工区主任周利告诉记者,“雄文公路”雄县段建于1976年,为华北油田所建。当时标准就不高,属于“等外路”,目前只能日常垫一垫保证最基本的通行。因为雄县的财政每年收入仅为3个多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就是争取到了修路项目,县财政也拿不出配套资金来。
  不过,周主任表示,通过他们的积极争取,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正在积极立项,该路实施彻底改建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