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民不再种麦子了!河北省沧县种植面积同比竟下降三成

首页 > 农民头条 > 浏览文章
时间:2011年11月06日  信息来源:admin   

■本报记者 郭庆峰
  为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然而时下秋收秋种虽已过半,但在我省的许多地方,农民收获玉米后不再种麦了。农民为啥弃种小麦呢?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成本核算 种麦赔钱

  今年45岁的王林清是沧州市沧县达子店村人。这些年来,王林清一直在科学种田的道路上探索,并组建了沧县富民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他,不但承包了100亩耕地,还代管着其他农户的700多亩耕地,担任“生产队长”的角色。
  谈及小麦种植面积逐年萎缩的现状,王林清拿出自己的账本,逐项分析种麦成本。“先说麦种,每亩播种45斤,麦种按每斤2元计算,每亩90元;机播费用每亩50元;浇水3遍,每亩每遍40元,3遍水120元;打药2遍,药水钱每亩30元,喷药(打药的人工费)每亩30元,打药2遍120元;施底肥每亩70斤,目前二铵的价格是1.8元/斤,70斤底肥126元,还有小麦返青时追施尿素,每亩需45元;小麦收割,每亩60元。”说话间,王林清拿出计算器算出,每亩种麦成本合计611元。
  王林清坦言,目前小麦亩产量均在五六百斤左右,“即便按亩产600斤计算,目前小麦的市场价格1.03元/斤,每亩小麦收入618元,等于每亩仅赚7元钱。”同时王林清还谈到,他代管的这些农田,成本投入比较高,即便按投入低的计算,每亩小麦成本投入不少于400元,但小麦的亩产量只有三四百斤,“如果这样算,农民种麦还是赔钱。”

农资价格 涨得太欢

  通过对比种麦支出和收入,农民种麦确实不挣钱。那么,种麦成本增加在哪里?王林清逐项给出分析:“过去浇一亩地25元,现在每亩40元;过去机械打药每亩15元,现在每亩30元;过去美国二铵的价格每袋没突破140元,现在达到190元;还有麦种的价格,过去每斤麦种都维持在一块六七,而现在都在两块钱以上。”
  王林清还谈到,除农资价格上涨因素外,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病虫害的增加,相应地增加了种麦成本。“前些年,没有秸秆还田,农民把秸秆拉回家烧火做饭。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玉米秸秆都粉碎在田间,这要增加施肥量,否则小麦分蘖不足。”王林清指出,自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基本上种小麦和玉米,很多病菌残留在田间。“为杜绝病虫害,小麦需要拌种,这也增加了种麦成本。”
  其实,刨除上述因素外,小麦价格没有农资价格涨得欢也是原因之一。今年45岁的杨凤平,已经做了10多年粮食收购生意。这些年,粮食价格的波澜起伏他都经历过。杨凤平介绍,目前玉米的收购价格每斤1.12元,而小麦的收购价格一直维持在每斤1.03元左右。老杨坦言:“目前玉米的价格超过小麦的价格,是这些年来少有的。这些年都是小麦比玉米高出一毛多钱,今年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弃种小麦 改种玉米

  作为种地农民,人人都有个“小算盘”。因为种麦不合算,沧县李天木乡大郝庄村李洪顺已连续5年不种小麦了。10月10日记者见到他时,他雇用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正收割自家的4亩玉米。
  谈起其中原因,老李掰着手指算账说:“要想打500斤麦子,成本至少投入350元;另外,种小麦的地与不种小麦的地相比,一亩春播玉米比一亩夏播玉米,亩产量能高出150斤,这个账我都算过。”
  李洪顺还以玉米和小麦做对比:“在我们这,一般的玉米品种亩产量均在800斤以上,好点的亩产量能达千斤;而小麦呢,不管你怎么种,亩产五六百斤到头了。按现在的玉米和小麦的市场价格(小麦1.03元/斤,玉米1.12元/斤),玉米刨除每亩400多元的成本后,亩收入五六百元没问题;而小麦刨除成本后就不挣钱,大多数都得赔。”
  李洪顺透露,目前大郝庄的3000多亩耕地,小麦种植面积超不过100亩,“这些人都种一二亩,留着自己吃。现在大伙都算清楚了,种一亩小麦还不如打几天工呢。”
  李洪顺的看法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达子店村农民程爱玲准备收完2.3亩玉米后不再种小麦。“今年夏收,俺这2.3亩小麦,收了不到900斤,浇地、肥料、种子等加起来,花出将近800元。”程爱玲说,“900斤麦子,一块钱一斤,赚了不到100元,合计合计不上算,今年就不种了。”
  另外,程爱玲还谈到,玉米的生长期恰好在雨季,这可以省去浇地的费用,而种小麦却至少要浇两遍水(一遍冻水,一遍返青水)。“再有,小麦亩产量永远超不过玉米,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差不多,目前玉米的价格要比小麦的价格略高一些。”程爱玲说,“而且麦子不太好卖,收购麦子的还要挑品种,人家愿意要‘硬质麦’。”

种植面积 降了三成

  事实正如农民所述。记者在许多村庄走访时发现,虽然秋收秋种已经过半,但耕地中的麦田却寥寥无几。
  沧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沧县小麦种植面积具体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保守地估计,种植面积同比下降三分之一左右。”究其原因,这位负责人分析,“一是小麦墒情差点;二是今年的玉米收获期晚了;更重要的是小麦种植效益太低。农民种一亩地还得赔钱,谁还种啊?”
  记者注意到,日前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对全省不少地方农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有意向种冬小麦的面积比上年实际种植面积有了一定的减少,这些腾出来的耕地,在为种春玉米或者种棉花作准备。
  其实,作为农机手的徐立通最能印证这一点。今年58岁的徐立通,于5年前花6万块钱购买了小麦播种机,为周围的乡亲有偿播种。但是老徐坦言:“这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
  10月10日上午,老徐又没等到播种的活,在家待了一上午。老徐回忆:“刚开始的那几年,别说是白天,晚上都闲不住,仅种小麦的这一季就收入3万元,而现在才收入1万多块钱,还没刨除油钱呢。”至于出现这个结果,老徐分析:“搞播种的越来越多,而种小麦的越来越少,小麦种植面积在萎缩,连原来的一半都没有。”
  与徐立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搞玉米联合收割作业的农机手袁文杰坦言:“生意越来越好做了。”虽然目前收割一亩玉米的价格达到65元,但找他收割的农户络绎不绝。谈起这个变化,袁文杰不得不承认:“因为农民种小麦挣不到钱,小麦种植面积越来越小,而种玉米的越来越多。”
  虽然多数农民弃种小麦而改种玉米,但是沧县富民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林清却坚持“我今年会增加小麦种植面积”。之所以这样坚持,王林清坚信:“国家对小麦的收购价格会提高,我坚信国家惠农政策的稳定性。”同时王林清还认为:“我作为合作社带头人,需要探索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增加小麦的亩产量。”

扩大面积 仍需“给力”

  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口粮,农民无利可图,拒绝种粮,粮食安全会不会受到影响?对此,沧州市粮食局负责人指出,如果仅仅存在于某个地区,可能这个地区粮食供应会受到影响,由于有国家储备粮的存在,整体的粮食安全暂时应该不会受到影响。不过该负责人强调,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肯定会对粮食安全造成影响。
  针对目前出现的现状,受访农户以及粮食部门负责人都认为,国家应加大种植补贴力度,粮食价格要与物价上涨挂钩,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外还要警惕小麦、玉米价格长期“倒挂”,造成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记者注意到,日前新华社刊文给出建议:
  (一)加大支持和保护小麦生产的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农资市场,抑制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行为。同时尽快建立小麦市场风险基金,深化农业保险体制改革,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发展政策性保险业务,提高农业和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优化小麦品种,提高小麦产量。政府有关部门应扩大推广农业技术项目补贴规模,由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认真抓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把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提高小麦种植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推广先进农机具的使用,鼓励农民由目前的分散小片种植向连片种植方向过渡,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切实增加小麦种植的收益率。
  (三)乡镇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将部分农民外出务工撂荒的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耕种,避免土地撂荒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