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多陪孩子玩 少做他们主  查看:1334 回复:0
  
xinnongmin8899 发表于:2013/10/3 15:06:00   楼主 
听听状元父母的育儿经

  这几天,记者列了五个问题,向历届中考“状元”的父母一一提问。

  问题一:小学是在哪里读的?

  答案很多样,既有名牌小学,也有普通小学。

  这说明孩子读书未必都要进名校。学校知名度,对学习会有一定作用,但并不绝对。

  问题二:孩子是否从小一直带在身边?

  大多数父母的回答是肯定的。其中有一个妈妈说,孩子从小是由外公外婆管的,但她每天晚上肯定会陪孩子,孩子是跟妈妈睡的。有一位妈妈总结:“跟孩子的交流很重要,这件事一定要亲力亲为,这样才能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

  问题三:家庭教育,是慈父严母型的,还是慈母严父型?

  多数家长的回答是,家庭中父母的角色没有如此明显的分工,在多数情况下妈妈管得细一点,爸爸管得粗一点。

  徐轶文妈妈说,在家里爸爸严一点,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基本上是爸爸管的。

  周朔雯爸爸说,小时候,他经常陪女儿找其他小朋友玩,找不到同伴他就陪女儿玩。

  问题四:对孩子,从小是怎么管教的?

  不知道是不是女生多的缘故,家长们的回答比较一致: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不用怎么管,都挺自觉的。

  徐轶文妈妈说,孩子从小比较乖巧,上学放学都自己来去,回家作业自己做,作业没做完,我也不会说她,但到了学校,老师会批评,我要让她自己去面对老师。检查作业,我也只是签字,错了也不会帮她改,让她自己去发现。

  李英子妈妈说,孩子回家第一件事,是做完作业,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我不会给她额外的作业,也不会限制她做一些事情。

  问题五:孩子从小有没有上兴趣班?

  现在不上兴趣班的孩子,几乎没有。这些状元从小也是上过兴趣班的,只是他们上的兴趣班,都是自己选的,父母不会把自己的选择强加给孩子。徐轶文的兴趣班比较少,英语口语的培训班一直在上,电子琴学过两三年,她妈妈说:“顺其自然,不强加。”李英子从小学起一直在学一种冷门的乐器,叫做“阮”。妈妈说:“这是作为兴趣学的,考级就比较功利了。这些都是她自己选择的,我对她的要求是,选择了,一般不允许放弃。”

选自《读友报》

返回列表 | 上一帖 | 下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