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冠于他州”的冀州“儒学”  查看:260 回复:0
  
文字虫 发表于:2024/5/24 6:14:00   楼主 

【那年那事儿】

“冠于他州”的冀州“儒学”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2024年)已经2225年。悠久的历史,厚植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学”是其中不容忘却的。

   所谓儒学”,就是旧时州、府、县设立的学校。称谓有“国学”“州学”“郡学”“庙学”等。

点击查看原图


       “儒学”,是官办的正规学府,绝对不同于个人或者部分人兴办的私塾和书院。

      《隋书》称:冀州“好儒学 ”“冀为古名邦,旧有学,冠于他州。”

        冀州儒学”,是始设于北魏皇始年间(396~~398年间)的长乐“郡学”,结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存在了长达1507年~~1509年。




沿革

        冀州“儒学”,于北魏皇始年间(396~~398年间),距今1620多年时建立。

        当时称谓“郡学”,后称谓“州的时间较多。但是,宋朝以前的情况没有确切文字记载。有记载的是“数百年中,屡经修建”。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重修在冀州城内西南部。后毁于兵乱。

   金天会八年(1130年),改建在城内北部。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又修建,使学校“房舍(达)52间”。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立孔子碑。

        元朝后,“经兵燹(作者注:战争造成的灾害),学颓教驰,因袭逼陋”。

        明洪武九年(1376年),对“旧州学废址重加修葺(作者注:修房屋)”。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洪水后,迁到城内东部,既今冀州中学老校区处。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建学宫室。

        明景泰七年至天顺五年(1456~~1461年),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其间,“掘地得白金十三斤”。建了“明伦堂”“退省(又称‘明伦后堂’)”“诸坊门”“棂星门”“大成殿”(殿内“塑圣贤像”)“尊经堂”“射圃亭”“观德厅”“神库”“庖厨”“号房”,等等。

        明天顺五年(1461年),立了《重建儒学碑》。

        明成化七年(1471年),向西北扩建了部分学舍。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进行了扩大建设。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除修建一些建筑外,创建了“敬一阁”,并“凿泮池环绕”。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建训导宅10间。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友柏碑”

        清康熙三年(1664年),知州杨遇春带动多人捐资,重修。

        清同治七至九年(1868~~1870),“连续三任知州,集巨款,重新修建”。


点击查看原图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改建“冀六(作者注:冀州和所属5个县)属初级师范学堂”。


管理

        “儒学”的日常管理事务,均由朝廷任命的“学官”主持。明朝,“学官”设学正1人,训导1至3人。清随明制,亦设学正、训导。

         经费,一是官府调拨;二是官吏、绅民捐助的学田和资金。如宋熙宁四年(1071年),“朝廷诏令给‘州学’学田十顷,以为学粮”;金天会八年(1130年),州府“拨公款”给学校;“州节度使贾霆拿出自己薪俸30万为本,收利息资助‘州学’日常经费”;金泰和元年(1201年),“学生每人由国家给民佃官田60亩,岁支粟30石,以维持生活”;明朝时路伯达妻“捐金250两,银1000两,买枣强地2000亩作为学田”,等等。

         职责,学校明确在校学生,不但要完成“读书、课业”“以传儒教”,而且要“以应科考”“参加岁、科考试,以取得‘乡试’(作者注:明、清定为每3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为“举人”)资格”。

    明朝时,冀州培养出贡生257人,举人52人,进士11人。清朝时,培养出贡生116人,举人131人,进士21人。


教学

        “儒学”的学生来源“童生”。就是经过私塾、书院启蒙教育的、通过“三年一次”“童试”“不论年龄大小”的人。

        “童生”通过“州试(州主持)”“府试(府主持)”“院试(省主持)”后,才成为“儒学(州学”的学生,即“秀才”。

       学生数量。明初冀州“州学”每届招生30名,均给予“廪膳(作者注:公家发给学生的膳食津贴)”,属于“廪生”。宣德年间(1426~~1435年),“州学”增广学员,除原有30名“廪膳生”员外,另加“增广生”30名。时岁、科两试,各取“附学生”员(初入学者称“附学生”员,逐步升补为“增广生”员、“廪膳生”员)22名,岁试另取“武童(准备考取武举人生员”)20名。清袭明制,每届招生名额与明宣德年间同,学生资格亦分“附生”“增生”“廪生”3等。

         学习内容。金朝时有《九经》《十七史》《三子》等。元朝时,先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后修《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之一经。明朝时,由学正讲明经史大义,由训导分“礼、律、书”和“乐、射、算”两类进行教习。“令学生知孝悌礼仪,通晓古今,达时守务”。清朝时,学业主要有《御纂经解》《性理大全》《诗》《古文辞》《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十三经》《二十二史》和《三通》等儒家名典以及应付科举考试的“时文”。

       学习情况。冀州“儒学”兴旺时期,每天昕时(作者注:太阳将出之时)鸣鼓,生员集于堂,为学官行作揖礼,后入学斋学习。

        一般早晨学习经史或律令,上午学习礼乐书算。

    晡时(作者注:午后3时至5时)学习射箭和重石器械。

    夕时(作者注:太阳将落之时),再次鸣鼓,生员重新集于堂,为学官行礼。

    晚,生员于宿舍诵读,学官“时或临之”。

         每逢三、六、九日,学官召集生员于堂,讲书作文。

        每月朔、望,州官亲临“州学”,率学官及生员“谒先师”,然后生员“揖州官”,州官升堂讲学。

        “州学”还对生员进行月考、季考、年考,“长学不进有罚”。直到下一次新生入学(一般为三年),生员考试合格才能毕业。

        每年春节、端午、重九、冬至,“州学”放假。



       (据《冀州历代文存》和《冀州教育志》编写)


返回列表 | 上一帖 | 下一帖